[实用新型]大容量矿热炉用导电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5605.2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海;王勇;杨永森;王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3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矿热炉用 导电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中组合式把持器的零部件,尤其是指组合式把持器中与电极柱接触的大容量矿热炉用导电元件。
背景技术
大容量矿热炉用的电极柱接触导电元件由两组合单元体构成,呈对称结构或非对称结构(中国专利CN200720033960.3),顶端为凸起的连接件,组合单元体的对接面由一侧的水平导电端面、中间的异形凹槽和另一侧的支撑面组成。导电元件与电极壳接触面为平面接触,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导电元件被螺栓压紧后,因导电元件的弹性变形使得导电元件导电端面与电极壳靠近圆弧面部位因张口产生不完全接触问题,从而影响导电性能。
其次,导电元件顶端的凸起连接件上开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焊接固定有带螺纹的不锈钢管套。在加工导电元件过程中,需要先把带螺纹的不锈钢管套插入连接通孔内,然后再进行焊接,焊接后还需进行二次加工,不仅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因二次操作工序易产生偏差,影响设备的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导电端面与电极壳呈斜面接触的大容量矿热炉用导电元件,以解决平面接触产生张口问题,即将组合单元体对接面上的平面导电端面改为斜面,当螺栓压紧时,导电元件因弹性变形而使导电斜面正好补足了这个张口,达到与电极壳的完全接触。具体是这样来实施的:大容量矿热炉用导电元件,包括完全对称或非完全对称的两组合单元体,组合单元体的顶端为凸起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组合单元体的对接面由一侧的从外向内倾的导电斜面、中间的异形凹槽和另一侧的支撑面组成。倾斜状的导电斜面的外内倾斜相差0.2-0.8mm,这种设计可完全避免螺栓压紧时导电元件的导电端面与电极壳产生张口现象。
本实用新型导电元件顶端的凸起连接件上开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拧接一锁紧型钢丝螺套,锁紧型钢丝螺套为市售产品,在加工导电元件过程中,只需一次性把锁紧型钢丝螺套拧入连接通孔,无需第二次操作(焊接),从而保证了定位精度,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导面元件对接面一侧的导电端面设计成斜面,克服了因导电元件的弹性变形使得导电端面与电极壳间的张口问题,保证了导电元件导电端面与电极壳的完全接触,另外,将导电元件顶端凸起连接件通孔内拧接锁紧型钢丝螺套,一次完工,保证了加工精度,工作量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大容量矿热炉用导电元件,包括完全对称或非完全对称的两组合单元体,组合单元体的顶端为凸起的连接件1,其上开有连接通孔2,连接通孔2内拧接一锁紧型钢丝螺套,组合单元体的对接面由一侧的从外向内倾的导电斜面3、中间的异形凹槽4和另一侧的支撑面5组成,倾斜状的导电斜面3的外内倾斜相差0.2-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连杆油道结构
- 下一篇:钢管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