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放料阀与视镜的组合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5563.2 | 申请日: | 2008-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新腾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2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釜放料阀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容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放料阀与视镜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静置沉淀与分离过程,液体和物料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达到液料分离(也称固液分离),这时需要将液体与物料分离,使液体借助于安装在反应釜底部的放料阀放出,为了便于在线作业人员察看放液情况,因此放料阀的下方配有视镜,也就是说在线作业人员可根据视镜反映的状况来避免使物料放出。但是,由于已有技术中的放料阀与视镜的配接关系表现为法兰式直接配接,加上视镜的体积较小,因此在放液过程中,液体表现为贴着视镜的壁流淌,工作人员便难以清楚地察及,从而产生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为了避免在放液时特别是放液终结时,出现反应釜内的物料带出,则提前关闭放料阀,从而产生该放除的液体未能充分放除而影响分离效果;二是为了充分放除液体,以期取理想的分离效果,从而会将一部分物料随液体放除而造成物料的损失。因此,导致液体与物料分离过程中的极左、极右的不利因素在于放料阀与视镜的组合结构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可有助于改善液体与物料的分离效果的反应釜放料阀与视镜的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反应釜放料阀与视镜的组合结构,包括放料阀和视镜,放料阀与视镜配接,特点是:所述的放料阀与所述的视镜之间配设有一导流管,其中:导流管的上端与所述的放料阀法兰联结,而导流管的下端对应于所述的视镜的中央部位并且伸展到视镜的容腔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避免了液体顺着视镜的内壁流淌,从而有利于在线作业人员察看,既不致于出现放液不尽,也不会产生在放液时使物料放出,保障了液体与物料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附图,为了便于说明,申请人在图中还示出了反应釜的釜体5,在釜体5的底部并且优选地居于底部的中央延设有一出料口51,上面提到的放料阀1的一端即图示的上端与出料口51配接,而放料阀1的另一端即目前由图示位置状态的下端与导流管3的上端法兰配接,而导流管3的下端在对应于视镜2的上端的中央部位伸展到视镜2的容腔中,视镜2的下端与出料管4配接。与已有技术相同地,出料管4为一三通管,出料管4的下部配接出料阀门41,并且在出料管4上侧接放空管42,放空管42上配有阀门421。
当反应釜的釜体5内的物料经过沉止深沉与分离后,需要将液体放出时,则开启放料阀1、出料阀门41以及阀门421,釜体1内的液体经放料阀1、导流管3和视镜2进入出料管4,直至由出料阀门41放出。放液结束后关闭前述的放料阀1、出料阀门41和阀门421。由于导流管3的作用,操作者能清楚地察看到液体状况,从而不会出现在放液时将釜体1内的物料放出,同理,不会出现放液不尽的情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视镜2的直径优选为200mm,高度优选为150-180mm。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的导流管3能起到改善物料与液体的良好的分离效果,既有助于增加收率(避免了放掉物料),又减少了三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新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新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锯导杆的免工具式装置
- 下一篇:高尔夫球杆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