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5096.3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晓军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循环 风冷 冷却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主要用于液体冷却。
(二)背景技术
原有的液体冷却系统,包括储液箱、冷却机和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装置于冷却机出液管道上,此种结构的缺点:
一是容易造成冷却机热交换器内的压力过大或过小,液体热交换通道内压力过小,液体热交换通道内流动不均匀,液体充实不了所有热交换通道内,液体的热量就不能充分地向外传递,热交换效果差。压力过大,循环泵电机输入的功率消耗大,循环泵和液体产生挤压热量会使循环泵、液体、电机升温,液体会在热交换通道内产生挤压热量,无谓的消耗电能。且电机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电机烧毁。
二是通过循环泵的液体已经经过冷却器冷却,温度较低,黏度变大,流动性降低,增加循环泵的电机功率。
三是循环泵电机产生热量散热慢,使用寿命降低。
四是循环泵装置于冷却机外部,浪费空间,管道连接繁琐,整体性能差,安装使用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节能,整体性强,安装使用方便的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包括储液箱、冷却机、循环泵,所述冷却机箱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和风机,所述风机位于热交换器的前方,所述热交换器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5和出液管管径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连入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连接在进液管上。
本实用新型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所述循环泵位于所述冷却机箱体内所述热交换器和风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循环泵的恒定流量输送,可使冷却机热交换器内的压力均匀,不会造成因液体热交换通道内压力过小,液体热交换通道内流动不均匀,液体充实不了所有热交换通道内,液体的热量就不能充分地向外传递,而使热交换效果差的现象。也不会因为压力过大,循环泵电机输入的功率消耗大,循环泵和液体产生挤压热量会使循环泵、液体、电机升温,电机电功率增大,液体会在热交换通道内产生挤压热量,造成无谓的电能消耗。
二是通过循环泵的液体未经过冷却器冷却,温度较高,黏度低,流动速度快,循环泵的电机输出功率小。
三是依靠循环泵电机风扇的自身冷却,再借助冷却风机的超大通风量,可以迅速降低液体循环泵和电机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液体自循环泵和电机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四是,将循环泵装置于冷却机内部,节省空间,整体性强,安装使用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液箱1
冷却机2
循环泵3
热交换器4
进液管5
出液管6
阀门7
风机8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液体自循环风冷冷却系统,主要由储液箱1、冷却机2、循环泵3组成,
所述冷却机2箱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4和风机8,所述风机8位于热交换器4的前方,
所述热交换器4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液管5和出液管6,
所述进液管5和出液管6管径上分别设置有阀门7,
所述进液管5和出液管6分别连入储液箱1,
所述循环泵3连接在进液管5上。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循环泵3位于所述冷却机2箱体内所述热交换器4和风机8之间。
工作原理:
冷却系统工作时,被冷却的高温液体在储液箱1内,经过由冷却机2内的循环泵3吸入到冷却机进液管5内,在经过循环泵3的加压和恒定流量输送到热交换器4中热交换、冷却。高温液体的热量由风机8散热排到空气中,再把被冷却的液体经过出液管6输送到液体储液箱1内,周而复始,直到被冷却的液体冷却到设定的温度以下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军,未经黄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木复合门
- 下一篇:射线检测焊缝评价K值的搭接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