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牌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4350.8 | 申请日: | 2008-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宇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B60Q1/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牌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及其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牌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牌为由金属冲压而成,这种结构的车牌具有体积重、安装不便、易腐蚀的缺陷。在光线稍暗或者距离稍远的情况下,车牌的号码不易看清,驾驶者辨认车牌号码存在困难,这种现象在夜间表现的尤为突出。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车牌由于采用不锈钢材料冲压而成,其制作成本很高。而且采用冲压方式固定号码牌,更换号码牌的工作非常麻烦。如果需要更换号码牌,通常需要破坏车牌框架,造成车牌框架不能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牌结构,其具有易于识别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牌结构,包括车牌框架,还包括位于所述框架内的光源、靠近所述光源的导光板、以及覆盖所述导光板的号码牌,所述号码牌上设有可透光的号码标记。
这样,由于采用光源和导光板,并于导光板上覆盖设有可透光号码标记的号码牌,光源光线从所述可透光号码标记处射出以显示出车牌号码,即使在光线微弱的场所,车牌号码也可清晰呈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车牌的辨识;另外,在光源不通电的情况下,其也具有传统金属车牌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车牌框架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光源和导光板组合在一起时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车牌结构包括车牌框架1,还包括位于所述框架内的光源2、靠近所述光源2的导光板3、以及覆盖所述导光板3的号码牌4,所述号码牌4上设有可透光的号码标记5。这样,由于采用光源2和导光板3,并于导光板3上覆盖设有可透光号码标记的号码牌4,光源2光线从所述可透光号码标记5处射出以显示出车牌号码,即使在光线微弱的场所,车牌号码也可清晰呈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车牌的辨识;另外,在光源不通电的情况下,其也具有传统金属车牌的功能。以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
所述号码牌4可由亚克力(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缩写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材料制成,其上的号码标记5是这样形成的,用黑色(或者其他不透光颜色)油漆印刷或者油漆号码标记5周边的区域以形成不透光的涂层,以使号码标记5所占据的位置透光。所述不透光的涂层即可设在所述号码牌4在朝向所述导光板3一侧,也可设在号码牌4的另一侧。为使光源2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可在所述号码标记5所占据的位置涂敷白色或者其他半透明的涂层。当然号码标记5也可以其他方式形成,如以镂空的方式设置。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号码牌4由亚克力材料所制成,车牌不会由于外界光源(如车灯或者日光)的照射而反光。
所述光源2包括若干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灯,所述LED灯对称设在所述导光板3的左右两侧(如图4所示)。当然,所述LED灯还可以对称设在所述导光板3的上下两侧。所述导光板3也可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请参照图5,所述若干LED灯可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并以直流电作为电源,该直流电源可取自车载电池,也可由发动机供给。
请参照图3,所述车牌框架1包括一底框11、与所述底框11两侧枢接的第一面框12和第二面框13,所述第一面框12的端部被所述第二面框13的端部压设在所述底框11上,所述第二面框13的端部与所述底框11通过一卡扣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将所述光源2、导光板3、以及号码牌4嵌设在所述底框11内,并通过第一、第二面框12、13定位。而且,由于第一、第二面框12、13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也大大方便了号码牌4的更换。
为使底框11、第一面框12和以及第二面框13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所述第一面框12的端部延伸出一细长部121,所述底框11和第二面框13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细长部121互补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宇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宇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