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类润滑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4190.7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7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邓炯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2 | 分类号: | F01M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14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类润滑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的润滑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轴类润滑都是采用轴承座孔油道来供油,用以润滑轴承。其主要构造是在轴承座本体上有一条主油道,与每个轴承座的分油道相通,润滑油从主油道流过,从各个轴承座上的分油道进入轴承接触位置,进行润滑。这样必然使轴承座本体的空间增大,增加整机的空间和重量,满足不了轻量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轴类润滑构造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轴类润滑构造,它不仅构造简单、工作可靠,而且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类润滑构造,包括主轴及其上的一组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主轴内设置主油道,主油道有一个进油口及一组通向各个轴承的分油道出油口。
为了保证进油可靠,所述的进油口是环状油槽。
为了保证出油可靠,所述的出油口是环状油槽。
所述的主油道还可以是沿主轴轴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保证轴承润滑的基础上,更改供油通道位置,将油道转移到主轴上。轴的直径长度等外部几何形状不做改变,将原本在轴承座本体开通的主油道转移到轴上来。机油从缸体主油道出来,首先到达一个距主油道最近的轴承孔座,轴在该圆周方向开通一个径向贯通的油孔,润滑油进入轴,在轴的中心开一个与径向孔垂直贯通的轴向长孔,然后在其他各个轴承位置开分油道,将轴中心油道的润滑油引到各个分油道,进入各轴承位置进行润滑。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主轴、2.主油道、3.进油口、4.油槽、5.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轴类润滑构造,包括主轴1及其上的一组轴承,在主轴1内设置主油道2,主油道有一个进油口3及一组通向各个轴承的分油道出油口5。为了保证进油可靠,所述的进油口是环状油槽4。为了保证出油可靠,所述的出油口是环状油槽。所述的主油道是沿主轴轴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是,润滑油从缸体主油道进入主轴1所在的轴承孔座,通过油道主轴1进入轴内腔主油道2,再到达各分油道出油口5,润滑油由此流出润滑所在的轴承孔座。由于采用内置式油道,大大节省空间。将原本需要布置在轴承座本体的主油道转移到主轴上面来,这样减小了轴承座本体的体积,节省了空间,减轻了重量,同时主轴的体积没有改变,而且由于内部开通油道,轴本身的重量也减轻,实现了一举两得的轻量化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洗地装置
- 下一篇:轴箱减震橡胶垫注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