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接接AC市电电源的无刷风扇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4114.6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5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瑞益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俊斌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ac 市电 电源 风扇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接接AC市电电源的无刷风扇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DC)无散风扇的电源一般都采用电源适配器将110伏或220伏的交流(AC)市电转换为48V或更低的DC电源,然后再供DC无刷风扇使用。这样AC转DC的独立电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当风扇功率较大时,其成本会也大幅度提高。
现有的无刷风扇的控制电路的马达驱动模块是采用的H桥式驱动电路,主要由互补的2个P型MOS管和2个N型MOS管组成,其效率较高。但由于MOS管的制造工艺限制,P型MOS管的耐压和功率都难以提高,且其工艺制程复杂,成本极高,所以在高电压场合很难找到合适的P型MOS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直接接AC市电电源的无刷风扇的控制电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直接接AC市电电源的无刷风扇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模块、升压模块、稳压模块、控制模块、马达驱动模块、霍尔器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将交流市电整流成直流电源并输出至稳压模块、升压模块和马达驱动模块,所述稳压模块将所述直流电源进行稳压并输出至霍尔器件和控制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将直流电源进行升压并输出至马达驱动模块;所述霍尔器件检测无刷风扇的马达转子的相位信号并输出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相位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开关信号并输出至马达驱动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马达驱动模块包括由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第十二NMOS管和驱动线圈组成的H桥式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线圈一端耦合在第九NMOS管和第十NMOS管之间、另一端耦合在第十一NMOS管和第十二NMOS管之间。
优选地:
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九电阻、第十五电容、第一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七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第十五电容和第九电阻与控制模块耦合、集电极分别与第三电阻第一端、第二电容第一端耦合;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阴极、第七二极管阳极耦合,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第一端、第三电阻耦合,所述第七二极管阴极与第一电容第二端耦合,所述第四电阻跨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
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稳压管和第十七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管跨接在第一电容两端,所述第十七二极管阳极接地、阴极与第一三极管基极相连。
所述马达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保护支路和第二保护支路;所述第一保护支路耦合在第九NMOS管的栅极和第十NMOS管的栅极之间,用于使第九NMOS管和第十NMOS管不同时开通;所述第二保护支路耦合在第十一NMOS管的栅极和第十二NMOS管的栅极之间,用于使第十一NMOS管和第十二NMOS管不同时开通。
所述第一保护支路包括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一二极管、第三十一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三十电阻、第五三极管、第二十九电阻;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一二极管、第三十一电阻相连后耦合在所述第九NMOS管栅极与第四三极管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二十四电阻与控制模块耦合,所述第四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第三十电阻与第五三极管基极相耦合,所述第四三极管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集电极与稳压模块输出相耦合,所述第五三极管射极耦合到第十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十九电阻耦合在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保护支路包括第三十五电阻、第二十二二极管、第三十八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七三极管、第三十七电阻、第八三极管、第三十六电阻;所述第三十五电阻、第二十二二极管、第三十八电阻相连后耦合在所述第十一NMOS管栅极与第七三极管基极之间,所述第七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二十五电阻与控制模块耦合,所述第七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第三十七电阻与第八三极管基极相耦合,所述第七三极管接地;所述第八三极管集电极与稳压模块输出相耦合,所述第八三极管射极耦合到第十二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十六电阻耦合在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
所述马达驱动模块还包括第十二极管和第十四二极管,所述第十二极管阳极与第九NMOS管源极相连、阴极分别与第十NMOS管漏极和驱动线圈相连;所述第十四二极管阳极与第十一NMOS管源极相连、阴极分别与第十二NMOS管漏极和驱动线圈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瑞益,未经黄瑞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震易弯折防侧滑鞋底
- 下一篇:多重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