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音推拉门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3997.9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荣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3/46;E06B3/66;E06B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皓;林 虹 |
地址: | 518048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推拉 门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门窗,尤其是一种铝合金的隔音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推拉门窗一般都通过窗扇与窗扇之间的毛条实现密封隔音,由于毛条密封性差,隔音效果只能达到15dB(A)-20dB(A)左右,长期使用会造成毛条磨损,隔音效果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推拉门窗,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得密封和隔音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推拉门窗,包括门窗边框、窗扇边框和夹层玻璃,所述门窗边框安装在窗口上,窗扇边框连接在门窗边框内,所述窗扇边框的上冒头内通过玻璃胶连接固定夹层玻璃,所述窗扇边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胶条和下胶条,所述前后两平行交汇的窗扇内侧边框之间、窗扇边框与门窗边框的接触面和两窗扇边框对合处分别设有密封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两窗扇边框之间上端设有密封桥。
本实用新型的窗扇边框的上框与下框内分别设有上滑与下滑,所述上胶条与下胶条分别压在上滑与下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胶条与下胶条的内侧上滑与下滑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毛条。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两窗扇边框内侧平行交汇的边框处分别设有向外突起的限位挡块,所述两限位挡块的相对位置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设有突起,所述突起卡接密封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挡块与窗扇边框接触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毛条。
本实用新型的两窗扇边框对合处的内侧设有第三毛条。
本实用新型的窗扇边框与门窗边框的接触面内设有第四毛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胶条替代毛条密封隔音,达到了良好的密封隔音效果,隔音可达25dB(A)-30dB(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推拉门窗的门窗边框1安装在窗口的四边上,在门窗边框1的内部设有窗扇边框2,所述窗扇边框2由四条窗扇边框构成,所述窗扇的多少由实际窗口的大小而定,所述窗扇边框2的上冒头13内通过玻璃胶4连接固定夹层玻璃3,在窗扇边框2的上框14与下框15内分别设有上滑141与下滑151,所述上滑141与下滑151的外部设有上胶条5和下胶条6,所述上胶条5与下胶条6卡接在窗扇边框2上,在上胶条5与下胶条6的内侧上滑141与下滑151的外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毛条16,所述两上滑141之间设有密封桥12,所述前后两块窗扇边框2内侧平行交汇的边框处分别设有向外突起的限位挡块10,所述两限位挡块10的相对位置上设有限位凹槽7,所述限位凹槽7内设有突起8,突起8卡接密封胶条9,所述在限位挡块10与窗扇边框2接触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毛条11,所述窗扇边框2与门窗边框1的接触面和两窗扇边框2对合处分别设有密封胶条9,在密封胶条9的后侧设有第三毛条17,所述窗扇边框2与门窗边框1的接触面内设有第四毛条18。
门窗在开启时,提升推拉配件将窗扇提升5-7mm,窗扇的上胶条5与窗框的上滑141脱离,窗扇的下胶条6与窗框的下滑151脱离,突起8及侧框与密封胶条9脱离,窗扇推拉轻盈;门窗在关闭时,窗扇的上胶条5压在窗框的上滑141,窗扇的下胶条6压在窗框的下滑151,窗框的两个上滑141之间由密封桥12连接,扇与扇之间突起8相互压在密封胶条9上,密封胶条9压在侧框上。
本实用新型整个系统上框、下框、侧框与窗扇之间均由密封胶条密封,改变了普通推拉门窗毛条密封隔音的特点,从而达到了良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隔音测量结果:选择深圳红树西岸2#楼2.10栋23A做样板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测量,红树西岸2#楼南面正对滨海大道,其室内声环境受滨海大道交通噪声的影响严重,室外交通噪声在60-70dB(A)。A声级噪声测量结果见表1,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关闭隔音窗的情况下,室内A声级场在30dB(A)以下,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1988)昼间及夜间室内一级标准,与开窗情况相比,其差值为24.4-30.4dB(A)。
表1 A声级噪声测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荣,未经王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3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带副产煤气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防盗锁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