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式旋转平板打印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3773.8 | 申请日: | 200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龙 |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龙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旋转 平板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特别是一种能往复旋转,循环打印批量化生产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印机设备可分为普通打印机、平板打印机和喷绘机等,普通打印机用于一般小型纸张打印,平板打印机用于立体产品表面打印,喷绘机用于大型纸张或卷材的打印。
现有的平板打印机根据其所打印物体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小型平板打印机和大型平板打印机,小型平板打印机是用于小型物品的表面打印,其采用平板的前后滑动和升降来传送被打印物品。由于小件物品的打印对打印机自控精度要求很高,而控制打印喷头运动的难度比控制支撑平台运动的难度高得多,为保证打印质量,小型平板打印将喷头固定在机身上。大型平板打印机是适用于大型物品的表面打印,由于大型物品重量大,不易移动,所以采用移动支撑平台来达到移动待打印物品的目的显然是困难较大,因此采用了移动打印喷头来实现待打印物品的移动。
以上两种打印机只有打印对象不同,其打印方式相同,打印物品的装卸都要专人操作,不能达到连续供物、循环打印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自动供物(指打印物品)、循环打印、批量化生产的平板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连续自动供物,循环多方位打印、批量生产的平板打印机,结构包括箱体、支撑机构、传送结构、平板、打印机构、升降机构、烘干机构、雕刻机构、自动装卸机构等。
箱体是支撑结构的底座,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长方体铝板焊接物组成,箱体和箱体之间由连接片和螺钉连接,随着打印物品加工工序的增多,传送轨道和箱体也要作相应的延长,用来满足工作的需求,箱体加长是靠增加箱体数量来实现的。
支撑结构是放在箱体上,用来支撑传送机构的物件,由铝板焊接而成,结构坚固不易变形,从而保证了打印控制的精确度,保证了打印质量。其形体和箱体基本相同,随着箱体的增加,支撑结构和轨道也相应延长。
传送机构是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由传送电机、链轮、链条、平板和平板两侧的限位装置组成。工作状态时,在传动电机的驱动下,链轮带动链条转动,固定在链条上的平板随着链条一起转动,从而带动待加工物品向前移动,达到了传送物品的目的。
升降机构是安装在支撑机构和传送机构的两侧面,由基座架、升降架、升降器和电机组成。其作用是当待打印物品的厚度和表面凹凸不平时,升降机构就做相应调整,使打印喷头与待打印物品始终保持最佳距离。从而保证了打印效果,也把打印范围由平面扩展到了立体曲面,拓宽了打印机的应用范围。
打印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由喷车、打印喷头两部分组成。喷车由两个滑座和连接两个滑座的横梁组成,打印喷头安装在横梁上,具有沿横梁左右移动和垂直横梁升降四个自由度,喷车能够沿平板纵向移动,打印喷头能够沿喷车横向移动,升降机构的上下可调性,使喷头的工作面由原来的平面扩展到立体面,这样打印机就能在微曲面上完成打印工作。
箱体1和支撑机构2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件组成,当打印机增加喷涂、雕刻、烘干等功能时,为了避免重新制作箱体和支撑架,在加工时就预先设计成多部件组合体,每个部件之间都有连接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图,包括箱体、支撑机构、传送结构、平板、打印机构、升降机构、链条、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箱体1、支撑机构2、传送结构3、平板4、升降机构5、打印机构6、链条7、轨道8组成,打印机开始工作时,先由传送电机驱动链轮旋转,链轮带动链条7沿着轨道8运转,固定在链条上的平板4随着链条7作往复周期运动,当平板4经过打印机5时,平板4停止运动时打印机5和开始打印,待打印结束时,平板4继续向前运动,直到操作台。由于装拆待打印物品是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所以操作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传送机构3的控制比打印机构5的控制容易得多,所以本实用新型定位精确,打印质量优良。当待打印物品表面不平时,升降机构6可根据实际需要精确定位,使打印喷头与待打印物品始终保持最佳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龙,未经张杰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3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