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12332.6 | 申请日: | 200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亢迈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海光塑胶厂(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17/02 | 分类号: | A47J17/02;A47J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晓江;周正雄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柠檬 蒜头 去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该蒜头去皮器即可用于剥去蒜头皮,又可用于榨取柠檬。
【背景技术】
人们在烹制食品或菜肴时经常会用到蒜头这种配料,蒜头在作为配料或者进一步加工之前需要将蒜头皮去除。人们通常用手来剥去蒜头皮,这样工作效率不高,且长时间操作,手指会被;另外手上还会残留蒜头的味道,非常不便。
柠檬作为一种神奇的药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因此人们常常榨取柠檬汁来食用。为了不弄脏手也不污染到柠檬汁,人们通常将其切片后咀嚼或用开水泡服,这样食用存在渣滓、非常不便;而采用专用的榨汁机来榨取柠檬汁又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购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去蒜头皮和榨柠檬汁时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包括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容器,容器内设有带开口的腔室,所述容器底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漏汁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中,所述腔室为球形或椭球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中,所述腔室开口尺寸小于腔室最大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中,所述腔室壁上分布设有多个凸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汁液的多功能去皮器中,所述容器的外侧壁上相对位置处设有供手握持的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汁液的多功能去皮器中,所述容器的外侧壁上设有装饰花纹或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汁液的多功能去皮器中,所述柔性材料为与待去皮物和蔬果表层之间的相对摩擦系数大的硅胶或橡胶。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汁液的多功能去皮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该多功能去皮器为内设腔室的容器,腔室带有开口,使得蒜头等待去皮物可从开口处放入容器的腔室内;而容器由柔性材料制成,使得该容器能够用手握紧即可使得腔室发生变形,当手不断的揉捏容器时,腔室壁与蒜头等待去皮物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将皮剥离,达到去皮的功效;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手不会直接接触到待去皮物,因此不会有气味残留在手上,也不会对物料造成污染。另外,当需要使用该多功能去皮器来榨取蔬果汁时,将蔬果切片、切块或切粒后放入腔室内后,用手握持住容器的侧壁,不断的用力揉捏,从而将蔬果汁挤出到腔室内,而容器底部设有与腔室连通的漏汁孔,蔬果汁可穿过漏汁孔漏出,用容器盛装即可食用或添加到食物中,而榨剩的蔬果渣料则不能通过该漏汁孔漏出;在榨取蔬果汁的过程中,手不直接接触蔬果,因此蔬果汁不会粘在手上而不需要操作完成后再专门清洁手,另外手也不会污染蔬果汁而影响到蔬果汁的食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汁液的多功能去皮器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榨汁液的多功能去皮器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一个容器1,容器1内设有带开口3的腔室2。容器1最好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硅胶或橡胶等,用手握持该容器1时,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就能进行操作。并且,可以很容易将腔室壁经开口3翻转至外侧,方便进行清洗。
腔室2内部优选设置为与蒜头等待去皮物料相匹配的球形或椭球形状等形状,使得腔室2能够收容蒜头等待去皮物料以及蔬果片/块/粒。最好设置腔室2的开口3尺寸小于腔室2内部的最大尺寸,这样在用手操作时,腔室2内容置的待去皮物料及蔬果片/块/粒不容易从开口3处滑落出来,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来捏紧开口3处的容器壁。在容器1内侧壁上优选设有多个凸点(图中未示出),即这些凸点均匀分布在腔室壁上,这样能够增大腔室壁和蒜头等待去皮物料表层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待去皮物料的皮容易脱离;同样也能够腔室壁和蔬果片/块/粒表层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蔬果片/块/粒不容易打滑。容器1的底部还设有与腔室2连通的漏汁孔4,方便榨出的蔬果汁从腔室2内流出,而不会粘附在手上;同时榨剩的蔬果渣料则不能通过该漏汁孔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海光塑胶厂(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海光塑胶厂(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软硬结合板的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铠装加热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