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硬盘录像机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2315.2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房雄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硬盘录像机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硬盘录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硬盘录像机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车载硬盘录像机采用了单级,两级或三级减震器,单级减震器减震可靠性差,多级减震器占用空间大,采用的减震器件为油封阻尼垫脚与弹簧、橡胶垫脚、长条螺旋状的钢丝绳。油封阻尼垫脚与弹簧、橡胶垫脚减震器件占用空间较大,遇到不同的震动环境无法做出调整或难调整,装置复杂、安装困难,并且易老化、寿命短、不适合恶劣的环境。长条螺旋状的钢丝绳减震器占用的空间也较大,上下夹持板的数量多,夹持钢丝绳较难保证夹紧,若出现钢丝绳移动,维修难。
目前,亦有一种硬盘减震器,包括硬盘固定架,硬盘固定架相对的两边通过减震机构与辅助架连接,这种结构由于其减震机构设置于硬盘固定架两边,占据空间位置也较大,且必须通过辅助支架来实现,在遇到不同的震动环境也无法做出调整,并且钢丝绳也很难保证夹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可靠性强、安装简单、容易维护、成本低,并且在不同的硬盘和震动环境中易于调整的车载硬盘录像机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硬盘录像机减震器,其是在硬盘架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柱形钢丝绳减震器与硬盘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于不同的硬盘与震动环境,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单级的柱形钢丝绳减震器的数量与调整钢丝绳的长度,改变柱形钢丝绳减震器的阻尼与弹性系数,使柱形钢丝绳减震器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需要,同时,采用单级减震减少了车载硬盘录像机的减震级数,增加防震的可靠性,并且单级的柱形钢丝绳减震器有利于车载硬盘录像机位置的布放与侧挂、倒挂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简单、维护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实施例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柱形钢丝绳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硬盘架2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与硬盘盒4内腔体固定连接,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通过紧固件(螺钉)固定在硬盘架2的底部和硬盘盒4腔体内,硬盘1通过紧固件(螺钉)固定在硬盘架2上。这样,便可使硬盘架2底部与硬盘盒4之间形成一弹性连接,实现了对硬盘架2以及装于所述硬盘架2内之硬盘1的减震功能,不需要任何其他辅助构件,且由于设置于硬盘架2之底部,其所占据的空间很小。
如图3所示,所述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包括单根或单根以上钢丝绳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钢丝绳的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图示实施例采用单根钢丝绳32与四块固定板组装而成,所述单根钢丝绳32首尾相连,成对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板311与固定板312相互扣合固定构成第一夹持板31A,固定板313与固定板314相互扣合且固定构成第二夹持板31B,所述单根钢丝绳固定在两块夹持板的板体之间,两块夹持板31A、31B根据其安装和定位的需要相互错开90度,可使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容让空间,所述夹持板31A、夹持板31B分别与硬盘架2和硬盘盒4内腔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由于钢丝绳32具有一定的刚性并且弯曲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车载硬盘录像机减震器在车载录像机盒内受到外界震动时,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通过钢丝绳对所受的外力起到防震缓解作用,并且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可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对硬盘的防震,对于不同的硬盘与外界震动环境,通过增加或减少单级的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的数量与调整钢丝绳32的长度,改变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的阻尼与弹性系数,使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需要,采用单级减震减少了车载硬盘录像机的减震级数,增加防震可靠性,并且单级的柱形钢丝绳减震器3有利于车载硬盘录像机位置的布放和侧挂、倒挂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