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2274.7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李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毅颖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艺影;李奕晖 |
地址: | 518029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支架,属于太阳能电池应用领域,适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广泛应用于电站、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固定倾角的太阳能电池支架多采用角钢、铝合金等型材,经过切割、焊接而成,这种固定式支架需现场焊接,安装后倾角固定,不可调节,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或者更改太阳能光电模板方位时,无法改变角度,同时安装和拆卸时不方便,不能快速拆装。如:中国专利02259950.9“支架型太阳能电池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支架,该支架采用杆件连接固定安装,结构复杂,拆卸不方便,且支架的角度不可调。此外,现有角度可调的太阳能电池支架,例如中国专利200720042723.3“可调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公开了一种采用手动方式控制连杆带动太阳能电池组件旋转调整角度的支架,该支架拆卸安装不方便,不适合规模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成本低、方便拆卸、易于扩展、角度可调,能快速装配组合,可大规模应用于电站、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支架。
为了实现以上任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支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包括由前支撑和后支撑支撑的固定条,还包括固定在相邻固定条之间的横向拉杆和搭接在前、后支撑骨架之间的纵向拉杆。
固定条侧壁有固定套,顶面和侧壁均有固定孔,前支撑的支起高度小于后支撑的支起高度。
前、后支撑的侧壁中部均有固定纵向拉杆的固定孔。
前支撑和后支撑均呈“W”型,前、后支撑的两壁均与固定条活动连接。
横向拉杆和纵向拉杆均呈“U”型,横向拉杆的两壁与固定条活动连接,纵向拉杆的两壁分别与前、后支撑活动连接。
后支撑包括呈“W”型的下支撑、嵌套在下支撑两臂的上支撑,所说的上支撑一端与固定条活动连接,另一端带有调节后支撑支起高度的通孔,嵌套固定在下支撑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太阳能电池支架不仅成本低,拆卸、安装非常方便,而且可以无限扩展,还可以调节太阳能电池受光面的角度,可支撑太阳能电池阵列,实现大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电站、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槽钢形固定条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后支撑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图5中,1为固定条,2为前支撑,3为后支撑,4为纵向拉杆,5为横向拉杆,1-1为固定前、后支撑的固定孔,1-2为固定太阳能电池的固定孔,1-3为固定套,2-1为固定纵向拉杆的固定孔,3’-1为后支撑的下支撑,3’-2为后支撑的上支撑,3’-1-1为下支撑的通孔,3’-2-1为上支撑的通孔,3’-3为螺栓,3’-4为螺母。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见图1,太阳能电池支架由固定条1、圆柱钢筋弯成的“W”型前支撑2和后支撑3以及圆柱钢筋弯成的U形横向拉杆5和纵向拉杆4活动连接组成。固定条1侧壁的中部焊接有可插入横向拉杆5的圆管形固定套1-3,固定条1侧壁的两端有固定前支撑2和后支撑3的固定孔1-1,固定条1的顶面有固定太阳能电池的固定孔1-2,支架的前支撑2和后支撑3的中部均有固定纵向拉杆4的固定孔2-1。后支撑3和前支撑2形状相似,但高度不一样;后支撑3还可以设计成高度可调的形式,即高度可调的后支撑3’由上支撑3’-2和下支撑3’-1活动连接组成,上支撑3’-2有调节后支撑高度的通孔,上支撑3’-2和下支撑3’-1由螺栓3’-3螺栓和螺母3’-4固定,可以调节后支撑3的高度,调整后支撑3和前支撑2的高度差满足不同地区太阳能最佳照射倾角来。由于前支撑2、后支撑3均为点支撑接触地面,因此可以牢固地放置在任何软质和硬质地形上,整个支架可以方便拆装、并无限扩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4,本实施例是一个安装了四块外形尺寸为355mm×1225mm×26mm的非晶硅电池板,固定安装倾角为20°,该太阳能电池支架可以方便拆装,并能无限扩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未经李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