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畜禽废水生物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891.5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8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闫立龙;刁婥;彭欣然;李晶;杨阳;王晓辉;姜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3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畜禽 废水 生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禽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排放的畜禽废水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由于一直以来对于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畜禽养殖业低利润的特点,大部分养殖场都未对畜禽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含氮废水的排放问题,而畜禽废水具有高浓度有机物、高浓度氨氮和高悬浮固体的特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畜禽废水处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就现行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采用自然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处理效果易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对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而言,生物处理技术将是土地受限地区畜禽废水处理的绝佳选择。但是,在生物处理技术中,厌氧生物处理能直接处理高浓度畜禽废水,并能回收能源,但是,厌氧处理后的水中污染物浓度仍然很高,特别是氨氮基本没有去除,排入水体后,对环境的影响仍然很大,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好氧工艺直接处理畜禽废水,投资及运行费用很高,而采用厌氧-好氧联合进行处理成为畜禽废水处理工艺的最佳选择,但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同样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而且工艺路线很长,使得基建费用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畜禽废水生物处理中厌氧工艺处理畜禽废水脱氨氮效果不佳,好氧工艺处理畜禽废水投资及运行费用高,厌氧-好氧联合进行处理畜禽废水占地面积大、工艺路线长和基建费用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一体化畜禽废水生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畜禽废水生物处理装置由厌氧处理装置、厌氧-好氧隔离装置和好氧处理装置组成,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下厌氧反应筒体、多个阀体、厌氧颗粒污泥、多个取样管、上厌氧反应筒体、三相分离器、出气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下厌氧反应筒体由上筒体、下筒体和锥形底筒组成,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制成一体,下筒体与锥形底筒通过法兰盘连接,所述进水管安装在锥形底筒的下端面上且与锥形底筒连通,所述厌氧颗粒污泥设置在上筒体内,所述多个取样管沿下厌氧反应筒体的轴向安装在上筒体的外壁上,且与上筒体连通,所述上厌氧反应筒体安装在上筒体的上端面上且与上筒体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器安装在上厌氧反应筒体内,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安装在三相分离器的上端面上,且与三相分离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穿出上厌氧反应筒体,所述第一出水管安装在上厌氧反应筒体的外壁上且与上厌氧反应筒体连通,所述多个阀体分别安装在进水管、多个取样管和出水管上;所述厌氧-好氧隔离装置由隔离箱、浮球和锥形腔体组成,所述好氧处理装置由好氧箱、布气装置、好氧反应体、出水堰和第二出水管组成,所述隔离箱和好氧箱并列安装在上厌氧反应筒体的上端面上,且隔离箱和好氧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锥形腔体安装在隔离箱内,且锥形腔体的小口径端与上厌氧反应筒体连通,锥形腔体的大口径端与隔离箱的内壁固接,隔离箱邻近好氧箱的侧壁的上端与锥形腔体的大口径端平齐且与隔离箱的上端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浮球设置在锥形腔体内,所述布气装置安装在好氧箱的底板上,所述好氧箱邻近隔离箱的侧壁的下端与好氧箱的底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好氧反应体设置在好氧箱内且其下端处于好氧箱的底板上,所述好氧反应体上端的好氧箱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堰安装在好氧箱的侧壁上且与出水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出水管安装在出水堰的底板上且与出水堰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氨氮去除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设备占地面积小、流程简单、基建费用低和结构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可独立使用,也可串联使用,还可以并联使用,还可以用于现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易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布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降解菌定向培养试验装置
- 下一篇:防止固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