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色红外光源水分测量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1872.2 | 申请日: | 2008-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莫长涛;苏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莫长涛;苏海林 |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28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色 红外 光源 水分 测量仪 | ||
1.一种单色红外光源水分测量仪,包括单色红外光源(1),其特征在于:测量仪两端分别装有发射头(2)和接收头(4),测量时,被测薄膜介质置于发射头(2)和接收头(4)之间,发射头(2)内部靠近被测介质的一侧,按距离被测介质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装有单色红外光源(1)和准直聚焦器(3),单色红外光源(1)通过数据线与装在发射头(2)内部的脉冲电源(7)相连,接收头(4)内部靠近被测介质的一侧,装有硫化铅探测器(5),硫化铅探测器(5)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6)相连,控制器(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脉冲电源(7)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硫化铅探测器(5)内部装有信号放大器及恒温控制电路(8),准直聚焦器(3)是由金属和光学透镜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红外光源水分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控制器(6)由VF转换器(9)、单片机(10)、显示器(11)、键盘(12)和通讯端口(13)几部分组成,VF转换器(9)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数据线与硫化铅探测器(5)上的信号放大器及恒温控制电路(8)相连,而VF转换器(9)的信号输出端和键盘(12)则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10)上相应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显示器(11)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10)上相应的数据输出端口相连,单片机(10)上设置有通讯端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色红外光源水分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F转换器(9)由第一VF转换电路(14)、第二VF转换电路(15)和第三VF转换电路(16)三部分组成,在第一VF转换电路(14)上,第一信号输入端口V1与滑动变阻器RP1上的电阻线圈左端的接线柱连接,滑动变阻器RP1上的电阻线圈右端的接线柱和滑动变阻器RP1上的滑臂右端的触头都与电阻R1的左端连接,电阻R1的右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1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10和管脚13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3、6、8和9空接,芯片IC1的管脚4分别与负12伏电压源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极、电容C1的一端和芯片IC1的管脚11、14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管脚5连接,电阻R2的左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电阻R2的右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7和二极管L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L1的阴极与光电耦器A1的管脚2连接,光电耦器A1的管脚1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光电耦器A1的管脚3数字接地,光电耦器A1的管脚4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L2的阳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二极管L2的阴极与第一输出端口VF1连接,芯片IC1的管脚12分别与正12伏电压源和电容C4的一端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在第二VF转换电路(15)上,第二信号输入端口V2与滑动变阻器RP2上的电阻线圈左端的接线柱连接,滑动变阻器RP2上的电阻线圈右端的接线柱和滑动变阻器RP2上的滑臂右端的触头都与电阻R5的左端连接,电阻R5的右端分别与芯片IC2的管脚1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IC2的管脚10和管脚13连接,芯片IC2的管脚2、3、6、8和9空接,芯片IC2的管脚4分别与负12伏电压源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极、电容C5的一端和芯片IC2的管脚11、14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芯片IC2的管脚5连接,电阻R6的左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电阻R6的右端分别与芯片IC2的管脚7和二极管L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L3的阴极与光电耦器A2的管脚2连接,光电耦器A2的管脚1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光电耦器A2的管脚3数字接地,光电耦器A2的管脚4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二极管L4的阳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二极管L4的阴极与第二输出端口VF2连接,芯片IC2的管脚12分别与正12伏电压源和电容C8的一端相连,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在第三VF转换电路(16)上,第三信号输入端口V3与滑动变阻器RP3上的电阻线圈左端的接线柱连接,滑动变阻器RP3上的电阻线圈右端的接线柱和滑动变阻器RP3上的滑臂右端的触头都与电阻R9的左端连接,电阻R9的右端分别与芯片IC3的管脚1和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IC3的管脚10和管脚13连接,芯片IC3的管脚2、3、6、8和9空接,芯片IC3的管脚4分别与负12伏电压源和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极、电容C9的一端和芯片IC3的管脚11、14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与芯片IC3的管脚5连接,电阻R10的左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电阻R10的右端分别与芯片IC3的管脚7和二极管L5的阳极连接,二极管L5的阴极与光电耦器A3的管脚2连接,光电耦器A3的管脚1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光电耦器A3的管脚3数字接地,光电耦器A3的管脚4分别与电阻R12的一端和二极管L6的阳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正5伏电压源连接,二极管L6的阴极与第三输出端口VF3连接,芯片IC3的管脚12分别与正12伏电压源和电容C12的一端相连,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莫长涛;苏海林,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莫长涛;苏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8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