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固、液杂质的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863.3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祥;金春南;任阿宝;宋志刚;吕思聪;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3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离 天然气 中的 杂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固、液杂质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一种矿产资源从地下产出,一般来说均含有一定量的水,而且天然气在输配过程中通过积存有水的管网,也会使水存在于天然气中。水会形成合物,可能引起管线水堵;在低温条件下,还可能造成管线冰堵;水还会使管线、设备和仪器仪表产生腐蚀,直接影响天然气计量的准确度,给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造成极大危害,必须除去。天然气脱水装置的设计是根据各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如开发方案中天然气量的大小、组分分布情况、井口压力、温度、天然气递减情况以及用户对天然气的使用要求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固、液杂质的分离装置,它可有效分离天然气中的固、液杂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壳体、上封头、下封头、排气管和固液杂质总出口管,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旋叶分离装置和丝网分离器;所述旋叶分离装置由四个筒体总成、主管和四个连接管组成,每个筒体总成由出气管、密封盖、筒体、筒体封头、杂质出口、螺旋叶片和锥形筒组成;壳体的上端与上封头连接,壳体的下端与下封头连接,排气管与上封头连通,固液杂质总出口管与下封头连通,壳体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旋叶分离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内,丝网分离器设置在壳体内,丝网分离器位于旋叶分离装置的上方;主管水平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的侧壁固接,主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筒体总成,主管通过连接管与相应的筒体连通,密封盖与筒体的上端连接,筒体的下端与筒体封头连接,出气管设置在筒体内且出气管的上端穿出密封盖,出气管的上端与筒体固接,出气管的下端与锥形筒的小端连通,螺旋叶片安装在出气管上,杂质出口设置在筒体封头的下方并与筒体连通,主管的一端穿过壳体上的通孔露在外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种分离方式的有机结合(旋叶分离装置、丝网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工作可靠,对于直径在5μm以上的固体颗粒、液体杂质的分离效率在99%以上。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点:无需外部提供动力、结构简单、无需备用设备、运行可靠、工作连续且性能可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态的三相(固、液、气)分离装置,特别适于天然气中杂质的分离,可推广应用于各油田、炼油厂和天然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其它介质的三相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旋叶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固、液杂质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2、上封头13、下封头11、排气管5和固液杂质总出口管12,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旋叶分离装置10和丝网分离器7;所述旋叶分离装置10由四个筒体总成10-1、主管10-2和四个连接管10-3组成,每个筒体总成10-1由出气管10-1-1、密封盖10-1-2、筒体10-1-3、筒体封头10-1-4、杂质出口10-1-5、螺旋叶片10-1-6和锥形筒10-1-7组成;壳体2的上端与上封头13连接,壳体2的下端与下封头11连接,排气管5与上封头13连通,固液杂质总出口管12与下封头11连通,壳体2的侧壁上开有通孔9;旋叶分离装置10设置在壳体2的下部内,丝网分离器7设置在壳体2内,丝网分离器7位于旋叶分离装置10的上方;主管10-2水平设置在壳体2内并与壳体2的侧壁固接,主管10-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筒体总成10-1,主管10-2通过连接管10-3与相应的筒体10-1-3连通,密封盖10-1-2与筒体10-1-3的上端连接,筒体10-1-3的下端与筒体封头10-1-4连接,出气管10-1-1设置在筒体10-1-3内且出气管10-1-1的上端穿出密封盖10-1-2,出气管10-1-1的上端与筒体10-1-3固接,出气管10-1-1的下端与锥形筒10-1-7的小端连通,螺旋叶片10-1-6安装在出气管10-1-1上,杂质出口10-1-5设置在筒体封头10-1-4的下方并与筒体10-1-3连通,主管10-2的一端穿过壳体2上的通孔9露在外面。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人孔8。设有人孔8是为了方便维修。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上封头13上设有反冲洗接口4。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板材冲孔机的剖分式机身
- 下一篇:一种电缆计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