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井光杆注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1612.5 | 申请日: | 200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久玲;高亚全;高峰;夏淑影;宋伟标;凌斌;徐丽丽;刘丽;韩旭红;姜海燕;战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久玲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F16N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714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光杆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抽油机井上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抽油机井光杆注油器。
背景技术:
大部分抽油机井在每次热洗井的过程中,由于热洗井泵的出口压力再加上井筒内的静水柱压力,以及泵的吸入口的截流,导致大部分的热洗井的水量先注入油层,其次的水量再由深井泵抽到地面,由于泵的理论排量较小,注入油层的水大约在10天至15天抽完,深井泵在抽水时,光杆与盘根之间有水,不润滑,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抽水时盘根盒处产生的磨擦阻力大,耗电量大,系统效率下降,节能效果差;二是盘根磨损速度加快,加盘根的次数增多,浪费材料,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三是光杆行程的位置直径磨细,若调大冲程,该光杆不能再次使用;四是抽水时光杆与盘根不润滑,盘根加不住,盘根盒冒水,给生产管理带来难度;此外,拆卸盘根盒盖时会产生喷油现象,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抽油机井盘根润滑效果差、摩擦阻力大、拆卸盘根盒盖时喷油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机井光杆注油器,该抽油机井光杆注油器具有润滑效果好、减小摩擦阻力、拆卸盘根盒盖时不会喷油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机井光杆注油器,包括丝堵、壳体,壳体中部置有黄油嘴,内部由下至上依次置有盘根、支撑套,上部由丝堵螺纹固定,且支撑套上有进油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注油器壳体上有黄油嘴,可以向其内部注黄油,黄油可通过支撑套上的进油孔进入到光杆和盘根之间,提高光杆润滑效果,从而节电,提高系统效率,并且节约盘根费用及减轻光杆的磨损程度;壳体内部有盘根,起到密封作用,因此当卸开盘根盒压盖时,光杆注油器的底部盘根始终和光杆保持密封状态,所以不喷油;盘根盒不冒水,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丝堵,2-壳体,3-支撑套,4-黄油嘴,5-进油孔,6-盘根,7-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抽油机井光杆注油器,包括丝堵1、壳体2,壳体2外部上下两端均有螺纹,上部螺纹连接盘根盒,下部螺纹连接油管接箍,壳体2中部置有黄油嘴4,黄油嘴4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个或两个,通过其向内部注黄油,壳体2内部由下至上依次置有盘根6、支撑套3,支撑套3外部有台阶,侧面有若干个进油孔5,可以保证通过黄油嘴4的润滑油进入其内部,对光杆7进行润滑,同时,支撑套3也对下部的盘根6起到压紧的作用,上部由丝堵1固定,丝堵1与壳体2之间螺纹连接,当盘根6磨损时,可以通过旋紧丝堵1使支撑套3压紧盘根6,从而继续对光杆7进行密封。
安装时,该注油器安装在清蜡阀门以上、盘根盒下部,其用途为:一是提高光杆润滑效果,节省电能,提高系统效率;二是润滑效果好,节约盘根费用及减轻光杆的磨损程度,盘根盒不冒水,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理水平;三是防喷、防盗,当卸开盘根盒压盖时,光杆注油器的底部盘根6始终和光杆7保持密封状态,所以不会喷油,避免了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久玲,未经赵久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NSS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