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格栅式强力磁棒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1486.3 | 申请日: | 200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东楼 |
| 主分类号: | B03C1/00 | 分类号: | B03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000安徽省淮北市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强力 组装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久磁性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除铁的磁棒组装 置。
背景技术
安装和检修后的汽轮机主油箱及油管路不可避免地存在含铁硬杂质颗 粒。当设备运行,油温升高时,这些杂质就会随润滑油进入轴承,造成轴 瓦、轴承的磨损,特别是小于60um以下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危害更大。
目前,对这些细小杂质较多地采用循环滤油的方法逐步去除,但所需 时间长,也有的采用在油箱内吸附式布置一定数量的磁棒,可以起到一定 的作用,但,因为磁棒吸附在油箱内壁上,有近1/4的磁棒面积与油无法 接触,减少了磁棒的吸附作用,而且,油箱内的油呈紊流状态,故吸附在 油箱内壁上的磁棒对悬浮在油流中的细小含铁杂质的吸附作用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发挥磁棒磁场 作用、对流动油充分净化、提高油质的格栅式强力磁棒组装置,既可有效 去除流动油中的含铁杂质又便于清理磁棒吸附的含铁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磁棒,其特征在于设计放置磁棒的 框架,所述的框架为带插孔的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与托板之间用底端带丝 的螺杆、螺母、套管连接固定而成;所述的螺母与托板之间设置吸附铁板, 吸附铁板上放置强磁铁;磁棒穿入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的插孔内,抵在托 板的面上。
所述的螺杆、螺母、吸附铁板、强磁铁均为四个。
所述的上定位板、下定位板、托板、套管以及磁棒的具体尺寸根据油 箱及人孔门实际情况设计、布置。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使流动油在流经磁棒时受到重重阻力,在 磁棒周围旋转,增大接触面,有效吸附和清理油箱中长期磨损出现的含铁 细小颗粒,以减少轴承、轴瓦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机组的安全 可靠运行。一旦被吸附的含铁杂质达到一定程度需要清理时,可将框架整 体取出,即可随意抽出每根磁棒,方便擦拭、清理,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附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磁棒,2.插孔,3.螺杆,4.上定位板,5.套管,6.下定位板, 7.托板,8.螺母,9.吸附铁板,10.强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带插孔2的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6与托板7的四角 均开孔,便于底端带丝的螺杆3穿过,并用螺母8固定。所述的插孔2呈 品字形排列。上定位板4、下定位板6、托板7之间的高度由套管5调节, 一般上定位板4、下定位板6的高度大于下定位板6、托板7之间的高度。
在螺母8与托板7之间设置吸附铁板9,如附图2所示,吸附铁板9一 端带有孔,便于螺杆3穿过,并用螺母8固定。在吸附铁板9上放置强磁 铁10。这样,整个框架一般不需特别安装,仅依赖强磁铁10的自身磁力即 可吸附固定在油箱内。
而磁棒1穿入上定位板4和下定位板6的插孔2内,抵在托板7的面 上。
所述的磁棒1使用高磁场强永磁材料制成,外套不锈钢套管保护,一 般套管厚度≥0.5mm。所述的上定位板4、下定位板6、托板7、套管5为不 锈钢材料制成,可以从油箱中取出,便于磁棒1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上定位板4、下定位板6、托板7、套管5以及磁棒1的具 体尺寸、插孔2的具体数量等根据油箱及人孔门实际情况设计布置,并保 证与周围设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周围设备不被磁化,既对热工元件、 润滑油的流量分配无影响,也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东楼,未经赵东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形美观的平板显示产品
- 下一篇:温差电效应致冷演示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