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1425.7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芮金利;张群;章新能;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缆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勘探 信号 电缆 | ||
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均为普通电缆,以铜线或镀锌钢线作导体;以聚 氯乙烯或聚乙烯作绝缘;屏蔽编织密度只能达到80%,而且电缆的体积大、强度 低、耐腐蚀性差、使用温度低、抗干扰性能差,由于现在的勘探深度越来越深, 随着深度的加深地下温度也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普通的电缆以满 足不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电缆的体积大、强度低、耐腐蚀性差、使 用温度低、抗干扰性能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抗拉、耐磨、耐腐蚀、耐 高温、抗干扰性强的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
一种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包括导体及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数 根绞合成绞合导体,所述的绞合导体外层为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外有金属编织 屏蔽层。
所述的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由7根导体绞合而成绞合导体,导 体材料为镀锡钢线;绝缘层材料为偏二氟乙烯;金属编织屏蔽层是由镀锡铜线编 织屏蔽层。
所述的地质勘探用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金属编织屏蔽层编织密度达到90% 以上。
从上述的说明可以理解,导体采用材料绞合镀锡钢线,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 度、可焊性;导体绝缘层采用偏二氟乙烯材料,提高了抗拉强度、耐磨性能、 耐腐蚀性能、耐高温性能,使钢绳电缆的工作温度范围提高到摄氏-60~+125 度,绝缘外采用超细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编织密度达到90%,在减小体积的 前提下,提高了电缆的防干扰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勘探用信号电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示的电缆结构图1,该电缆包括7根0.4mm绞合导体1,导体1外包裹着 绝缘层2,绝缘层2外有超细镀锡铜线编织屏蔽层3,所述导体1材料为镀锡钢 线,绝缘层材料为偏二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缆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缆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