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0794.4 | 申请日: | 2008-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刚;陈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飞宇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23/54 | 分类号: | H02K23/54;H02K23/68;H02K7/116;H02K1/02;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12江苏省丹阳市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电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机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动自行车驱动机构所采用传统的轮毂电机,其电机定子磁极采用铁氧体磁钢,因而尺寸大重量重而电机效率不高,转子采用漆包线绕在硅钢片铁芯上,再浇注环氧树脂使漆包线固定,因而电机重量加重,转动惯性大,响应速度慢,而且受热后转子用环氧树脂漆固定的线圈易变型,使电机旋转不稳定。由于传统电机体积大,重量重,效率低(一般在70%左右),为了保证自行车行驶里程,必须较大容量和较高电压的电池,使整个电动自行车重量加重。传统电机加工难度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电动自行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型小巧,安装方便,重量轻,效率高的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包括外壳、盘式电机和减速装置,所述盘式电机和减速装置置于外壳的内腔,所述盘式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永磁钢,所述转子为无铁芯转子,所述减速装置为行星齿轮减速装置,所述盘式电机输出轴,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太阳齿轮传动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齿圈和滚柱,所述太阳齿轮固定在盘式电机输出轴上,与盘式电机固定为一体的盘式电机前盖上活套有滚柱,滚柱上活套有与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且行星齿轮与固定在外壳的内腔的齿圈啮合。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电机的定子采用稀土金属钕铁硼材料。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电机的转子线圈绕组由酚醛塑料浇注成盘型。
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电机总成,其盘式电机定子采用永磁钢,为稀土金属钕铁硼材料,可使电机体积小、重量轻,转子无槽无铁芯,因此无铁损。转子线圈绕组由酚醛塑料浇注成盘型,从而使电机既薄且轻,旋转稳定,控制灵活,效率高。盘式电机输出轴上的太阳齿轮带动的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能传递大扭矩。减速装置齿轮采用塑料和粉末冶金制作,便于成型,易于批量生产。电机机壳采用铝合金材料,使整个电机重量更轻,仅为普通轮毂电机重量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可用作各种轻量级电动自行车,折叠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有广泛需求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机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外壳;2-盘式电机前盖;3-滚柱;4-盘式电机输出轴;5-前轴;6-前轴承;7-太阳齿轮;8-行星齿轮;9-齿圈;10-侧盖固定螺丝;11-侧盖;12-盘式电机后盖;13-后轴承;14-后轴;15-电机引出线;16-轴固定螺丝;17-盘式电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机总成结构见图1、图2所示,包括盘式电机17和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盘式电机17的定子为永磁钢,转子为无铁芯转子,转子线圈绕组由酚醛塑料浇注成盘型将其固定成型。电机额定电压18V,额定功率200W,额定转速3000转/分。外壳1采用铝合金材料,盘式电机17和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置于外壳1的内腔,盘式电机前盖2和盘式电机后盖12与盘式电机17固定为一体,盘式电机输出轴4上固定有太阳齿轮7,盘式电机前盖2上活套有3个滚柱3,滚柱3上活套有与太阳齿轮7啮合的行星齿轮8,且行星齿轮8与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的齿圈9啮合。行星齿轮8模数为1,齿数为40,采用塑料材料;太阳齿轮7模数为1,齿数为12,采用粉末冶金材料;齿圈9模数为1,齿数为93。前轴5与盘式电机前盖2固定连接,并套装有前轴承6,前轴承6安装在外壳1上,后轴14为空心轴,通过轴固定螺丝16固定在盘式电机后盖12上,后轴14套装有后轴承13,后轴承13安装在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侧盖11上,电机引出线15从空心后轴14中穿出至外壳1外部。当盘式电机输出轴4旋转时,太阳齿轮7带动行星齿轮8围绕前轴5和后轴14旋转,沿齿圈9滚动,带动外壳1转动。
上述实施例只作为说明之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在此不作赘述。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飞宇车业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飞宇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0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