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结构及一包含此导电结构的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0556.3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H01R4/70;H01F27/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蒋海燕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结构 包含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结构,特别是一种使用于电感组件一类的电子装置上的导电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各式电子装置中,大多包含了电磁感应组件,以藉由电能及磁能相互转换,提供滤波、储能以及放能等作用,达到稳定输出电流的目的。这些电磁感应组件通常包含有一导电结构,主要的作用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为直接作为电磁感应组件的初级绕组及/或次级绕组,其二则系将其设置于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或设置于电子装置之各电子组件之间作为减少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之一屏蔽层,避免电磁波对人体以及电子装置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的导电结构1系如图1所示,其包含一铜箔11及一导线13。导线13配置于铜箔11之表面上,作为接脚(pin),藉以将导电结构1与电子装置电性导通。现行作法为利用锡焊方式将导线13焊接固定于铜箔11上,此方式固然方便,但铜箔11与导线13间之连接处会形成一锡球15,而过大的锡球15将导致导电结构1的体积增加,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而使电子装置整体尺寸随之增加,不符合目前电子装置轻薄短小的需求趋势。再者,焊锡的使用造成组装材料及制造过程之成本增加,影响产品价格的竞争力。
由上述可知,目前的导电结构中,主要是利用锡焊方式将导线固定于铜箔上,但此作法将导致体积的增加以及产品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导电结构;此导电结构可在占用较小体积的优势下,作为电子装置中电感组件之初级绕组及/或次级绕组,抑或设置于各绕组之间作为防止电磁干扰之屏蔽层。
为达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导电结构包含一铜箔以及至少一导线,其中至少导线系直接利用点焊的方式设置于铜箔上。
本实用新型有别于现有利用锡焊的方式,可避免过大的锡球产生于铜箔与至少一导线之接触位置上,有效减小导电结构体积。同时,利用点焊方式结合铜箔与至少一导线更可简化制造生产步骤、降低组装及材料成本,进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导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导电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结构示意图。
图3B是用于图3A的另一导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创作之一实施例系如图2所示,其系为一导电结构2。导电结构2包含一铜箔21、一导线23以及一绝缘层27。其中,铜箔21具有一第一表面210与相对于第一表面210之一第二表面(图未示出),导线23系邻设于第一表面210,绝缘层27邻设于第二表面并反折以延伸包覆第一表面210之上下方。
导线23系藉由点焊方式设置于铜箔21之第一表面210上,使铜箔21与导线23实质上相互连接。导线23之一材料系为铜,譬如漆包铜线,然而于其它实施态样中,导线23更可为其它材质。须说明的是,于其它实施态样中,导电结构所包含的导线数量不限;同时,导线亦可藉由其它高温或高压方式与铜箔相互熔融而实质上相连接;再者,铜箔21与导线23亦可仅熔融其中一者,以与另一者连接,是故两者之连接方式并不以本实施例所述为限。
铜箔21具有一长方向X,导线23与铜箔21相互连接后,导线23之延伸线适与铜箔21之长方向X形成之一夹角22,此夹角22系小于180°。由于导线23易于弯折,是故于其它实施例中,导线23亦可与长方向X平行地设置于铜箔21上,因此铜箔21与导线23之设置并不以此实施例为限,于实际运用上,导线23更可以其它相对位置或角度与铜箔21相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7系与铜箔21之第二表面及部份第一表面210相连接,于此实施例中,连接方式系为黏合,而于其它实施态样中亦可为任何可推及之连接方式。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7系为一绝缘胶带,然其材质并不限于此,其所设置于导电结构2之位置亦不限,熟知此技术者可将绝缘层27配合实际应用状况设置于导电结构2上。由于绝缘层27可将导电结构2上之铜箔21及导线23与相邻电子组件隔绝,是故避免了铜箔21及导线23与相邻电子组件接触而造成短路现象。
于此实施例中,导线23与铜箔21藉由点焊方式而结合并形成一接脚(pin),俾导电结构2可与其它电子组件或电路板连接而电性导通。利用点焊方式形成之导电结构2可避免以往使用锡焊方式连结导线23与铜箔21时,易于连接处形成过大锡球之状况,因此可使导电结构2体积缩小,同时免除焊锡的使用,降低组装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0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公路算盘型防撞活动护栏
- 下一篇:瓶坯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