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0311.0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岩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2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锻机 加厚 钢管 一次 成型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的设备,特别是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加厚钢管端部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液压机,通过挤压的方式一次成型加厚钢管端部,这种方式存在耗能高、设备造价高、速度慢、效率低等的问题;二是采用平锻机,用电加热钢管,通过两次或三次加工成型,最后完成加厚钢管端部工作,同样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节能降耗,提高效率,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包含平锻机、模体、模具、凸模,模体和凸模设置在平锻机上,模体分为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两部分,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设置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上,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具,该整体模具形成一个模具孔,平锻机上的凸模与该整体模具孔匹配。
所说的模具孔形状是圆柱与圆锥台的组合。
所说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设有螺栓连接孔,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后的原料管(也称作光管)一端放入平锻机上的模具孔内,操纵平锻机的凸模与模具孔配合,一次就可成型,完成加厚钢管端部的工作。加厚端部的钢管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管路的连接中,提高钢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例如:油田用无缝钢管的连接等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等特点,与用液压机加厚钢管端部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效率三倍以上,与用平锻机两次成型加厚钢管端部的方式相比,可以提高效率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部分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管端部加厚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体1、上模具2、下模具3、下模体4、钢管5、模具孔6、螺栓连接孔7,钢管端部加厚处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4,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包含平锻机、模体1和4、模具2和3、凸模,模体和凸模设置在平锻机上,模体分为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两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2和下模具3两部分,上模具2和下模具3分别设置在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上,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具,该整体模具形成一个模具孔6,平锻机上的凸模与该整体模具孔6匹配;所说的模具孔6形状是圆柱与圆锥台的组合;所说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设有螺栓连接孔7,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将加热后的原料管(也称作光管)一端放入平锻机上的模具孔内,操纵平锻机的凸模与模具孔配合,一次就可以成型,是钢管上形成了钢管端部加厚处8,完成加厚钢管端部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岩,未经刘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0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层卧铺客车
- 下一篇:一种移门下轨自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