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9827.3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9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秉儒;吴秉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佑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0;F21V23/00;F21V8/00;F21V1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灯泡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通过一灯泡本体内部设置的导光体引导发光二极管的光源,以具有增加照射角度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效用,而适用于各式照明场合。
背景技术
传统照明灯具虽被广泛使用,然而,其具有以下缺点:耗电量高,造成能源的浪费;发热量高,易造成烫伤及周遭物品的损坏;使用寿命短,需经常更换;样式一成不变,缺乏艺术感。
近来,全球更面临原物料价格飙涨、能源短缺的问题,为了避免能源的浪费,业者纷纷投入开发省电灯泡,以取代耗电量大的钨丝灯泡,且传统的钨丝灯泡的发热量高,易造成烫伤、甚或周遭物品的损坏,所以,省电灯泡已迅速成为照明市场上的当红产品,其中,由于发光二极管在亮度上不断地突破、演进,亦广泛地被应用在照明领域。
然而,发光二极管在照射的角度上有指向性的问题,一般市面上的发光二极管可分为:一、照射角度小于20度的高指向性发光二极管,二、照射角度介于20至45度的标准型发光二极管,三、照射角度大于45度的散射型发光二极管。但即使是散射型发光二极管,仍有相当程度的照射问题。故,如何将发光二极管应用于照明,且如何克服照射角度的问题,并兼顾实用及成本的考量,诚为业者日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灯泡结构,通过灯泡本体内部设置的导光体以引导发光二极管所提供的内部光源,以具有增加照射角度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结构,通过该导光体经特殊加工处理,以具有增加照射角度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变化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灯泡结构,通过灯泡本体内部的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所提供,以具有操作安全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灯泡结构,通过各部元件组成精简,以具有制作容易、降低成本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泡结构,包括:一灯泡本体,该灯泡本体设有一透光材体及一电性接头,该透光材体结合于该电性接头上,该电性接头的一侧固设有一电路板,且该电路板与电性接头电性连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电性接头一侧的电路板上,且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与该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以提供内部光源;以及一导光体,该导光体设置于该灯泡本体的内部,且该导光体的一侧开设有一容置空间,以供罩设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而该导光体立设于该电性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灯泡本体内部设置的导光体以引导发光二极管所提供的内部光源,以具有增加照射角度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导光体经特殊加工处理,以具有增加照射角度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变化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灯泡本体内部的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所提供,以具有操作安全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各部元件组成精简,以具有制作容易、降低成本的效用,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只是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局部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灯泡本体
11 透光材体
12 电性接头
121 螺旋状导电体
122 导电柱
13 电路板
2 导光体
21 容置空间
22 反光层
23 球形体
24 反光层
25 扩散粉
3 发光二极管
4 电源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及使用状态图。该灯泡结构包括:一灯泡本体1、一导光体2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佑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佑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9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潜水泵
- 下一篇:泵用强自吸全自动抽真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