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8947.1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6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明达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63/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20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手动 开启 防盗锁 离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
背景技术
防盗门锁作为日常必需品,已经有了许多的发展。从单锁舌到多锁舌,从单方向锁合到多方向锁合,从单锁头到多锁头,其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操作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烦琐,如:出门时为了防止从窗口进来的小偷夺门而出,不得不用钥匙来锁住室内的手动开启手柄;只有单面安装带有指纹识别仪的防盗门锁却无法阻止从窗口进来的小偷夺门而出。
现有的防盗锁,其包括锁舌机构、室内手动机构和钥匙开启机构,室内手动开启机构与锁舌机构相连并由其上锁和开锁,钥匙开启机构与锁舌机构相连并由其上锁和开锁。这类锁虽然能达到防止室外无关人员进入,有一定的防盗性,但对于已在室内的无关人员,则可通过室内手动机构而打开锁,从而失去防盗功能。为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用钥匙通过钥匙开启机构来锁定室内手动机构而使室内的人员无法离开,但这样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每次离开后必须要用钥匙操作才能实现这一功能。
一般来说,室内手动开启手柄机构都由手柄(原动件)、锁舌回缩杆(从动件)以及N级变速(变方向)齿轮机构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组成,有的还增设了超载保护装置。它与钥匙开启机构分别组成二个运动传递链,这二个链可以互相独立,也可以在中后端合并成公共运动传递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结合室内手动开启手柄,既保证安全又避免破坏而且操作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主要由离合操作杆、组装在离合操作杆上的离合爪、主动半离合件、从动半离合件、手动控制端、钥匙控制端组成,所述的离合操作杆一端与手动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钥匙控制端相连,手动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分离,钥匙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结合。
上述手动控制端设置在锁具侧面,这样方便操作,也防止不懂事者的误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锁具侧面设置手动控制端,通过手动操作手动控制钮,使离合操作杆离或合,从而在出门时使得室内手动机构只能空转,不能从室内开启锁。同时,锁上门后安装在锁具侧面的手动控制钮被门框挡住,不易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程序图。
图2是摆动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3是径向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4是轴向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5是锁止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6是摆动式离合(1)结构图;
图7是摆动式离合(2)结构图;
图8是一种径向式离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另一种径向式离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碰碰锁径向式内离合结构图;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图14是碰碰锁径向式外离合结构图;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7的仰视图;
图17是斜锲式同轴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图19是斜锲式异轴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20是图19的左视图(分离状态);
图21是图19的俯视图;
图22是移动螺杆式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23是图22是左视兔图;
图24是转动式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25是图24的左视图;
图26是图24的A-A剖视图;
图27是碰碰锁锁止式间接离合结构图;
图28是图27的俯视图;
图29是(滑块-曲柄)填入移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30是(滑块-滑块)填入移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31是(曲柄-曲炳)填入移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32是填入转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手动控制端 2离合操作杆 3主动半离合器 4从动半离合器 5钥匙控制端6离合爪 7离合销 8弹簧 9定位弹簧 10曲柄 11弹性爪杆 12盘弹簧 13开启手柄连接处 14锁头连接槽 15拨叉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程序图见图1,原理图见运动间图2、3、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明达,未经徐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