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8934.4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战胜;舒驾鹏;沈亮;李先锋;胡晓琴;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杭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1R4/48;H01R1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短路 地线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简便、灵活,使用安全高效的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属电力工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操作接地线大多为XDJ系列短路接地线,该短路接地线的主要由三相绝缘杆、导线端线夹、短路线、接地线、接地端线夹几部分构成。由于绝缘杆固定与旋进机构未分离,旋进时线夹可以随意的左右摆动,操作人员在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金属夹头偏离设备指定最佳装设点或出现滑落等现象,往往为规范的完成一副接地线的装设,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进行多次装设方可实现。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操作人员为更好的固定短路接地线装设位置,不得不靠用力拉拽绝缘杆以增大金属夹头与接地设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夹头滑落,这样可能因受力过大导致设备接地部位变形。若是遇到接地部位较隐蔽,或者接地部位较高时,加之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佩戴绝缘手套导致手部难以用力,接地线夹头更是难以固定,因此造成装设接地线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使接地线绝缘杆的位置固定与旋转推进功能相互独立,接地线使用简单、灵活的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导线端线夹、短路线、接地线、接地端线夹、固定绝缘杆、旋转绝缘杆组成,其中,改进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同轴固定用绝缘杆的改变,如附图2所示。两根绝缘杆同轴套在一起,外层绝缘杆与金属夹头的固定部分相连,用于位置固定;内层绝缘杆同于原有绝缘杆,与金属夹头可动部分连接,用于旋转紧固。装拆接地线时,操作人员一只手持外层固定杆,将接地线线夹置于欲接地部位,另一只手握住内层旋转杆手柄部位进行旋转推进,完成装、拆操作,操作简便、灵活。为了使操作姿势固化,统一规范,本实用新型在外层绝缘杆上增加手持定位套,以提高其操作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包括金属夹头、短路线、外层绝缘杆组成,外层绝缘杆与内层绝缘杆同轴套在一起,其内层绝缘杆与金属夹头的可动部分连接,外层绝缘杆与金属夹头的固定部分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使接地线绝缘杆的位置固定与旋转推进功能相互独立,解决了装设接地线过程中金属夹头偏移滑落的问题,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装设效率,同时修正了装置本身可能诱发不规范的客观因素,接地线更安全、更高效;二是避免了接地线金属夹头偏移滑落以及彻底消除了装置本身可能诱发不规范等现象的出现,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便携式短路拉地线专用工具,包括金属夹头1、短路线2、外层绝缘杆3组成,外层绝缘杆3与内层绝缘杆6同轴套在一起,其内层绝缘杆6与金属夹头1的可动部分连接,外层绝缘杆3与金属夹头的固定部分相连,外层绝缘杆上设有手持定位套5。
实施例2:参照附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内层绝缘杆设有手持定位套4,外层绝缘杆上不设手持定位套5。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杭供电局,未经余杭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方位自动控制安全燃气具
- 下一篇:打瓜成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