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光仪支架的触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8801.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5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明;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明 |
主分类号: | G01J3/02 | 分类号: | G01J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仪 支架 触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检测设备中的机构,具体是分光仪支架中的触点机构。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在制造完成后或者使用者购买后经常需要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量。目前检测LED的常规方式是将一个待检的LED放入分光仪的测量夹具上,然后推动测量夹具使其顺着导轨滑入积分球(为图面清晰,图1中省略;图2中用点划线表示)的下边定位,接着分光支架上的两个带有触点的触杆往下分别压盖在LED的两个触脚上以保持电连通,然后通电使LED发光并进行检测;测完后两个触杆立即向上升起脱离LED的触脚;操作人员拉动测量夹具使其从积分球的下边移出,取出测量过的LED,再在测量夹具中放入一只待检LED,按以上步骤重复进行;如此周而复始。
以上测量仪的缺陷是:分光仪上的两个触杆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才分别压盖LED触脚的,触杆的每一次升降都对弹簧进行一次拉伸(或压缩);而弹簧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本身被拉伸(或压缩)的距离而变化的,而且随着拉伸(或压缩)次数的增加会逐渐减弱,使得两个触杆对LED的触脚压力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精度;另外,弹簧还有使用寿命限制,需要维修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分光仪支架触点机构的改进,该机构应具有运动灵活、压力恒定、磨损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分光仪支架的触点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架机构,每个支架机构均设有沿着导轨竖直运动的触杆支架、水平定位在触杆支架下边的凸轮轴、固定在凸轮轴上并对触杆支架的底端施力进行顶推抬升的凸轮以及驱动凸轮轴转动的电机;触杆支架的顶端制有向模具中央水平伸展的悬垂状的触杆,触杆上的触点通过触杆及支架上的导线与分光仪中的测试电路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杆支架上固定有配重块,配重块的重量转移至触杆上成为触杆触点对LED触脚的电导通触压力。
所述的导轨竖直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的凸轮轴水平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的电机是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同现有测试仪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测试时触杆触点对LED触脚的压力(即电导通触压力)由触杆支架上的配重块重量决定,因此通过调节配重块的重量即可调节触杆触点对LED触脚的电导通触压力,这就使得LED触脚的电导通触压力的调节变得十分简单;而且,触杆支架在导轨上竖直运动时所需克服的阻力几乎不变(而现有的弹簧施压方式中,触杆支架在导轨上竖直向上运动时所需克服的弹簧阻力与距离成正比例增加),因而机构的运动更为灵活,作为动力源的电机的负荷减小使运行变得更为轻松简单;还由于磨损减少,机构的使用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触杆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触杆支架的另一工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触杆支架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分光仪支架的触点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架机构;每个支架机构中的导轨座1上竖直装有导轨1-1,导轨1-1上装有可竖直滑动的触杆支架2(由图7可知:导轨的左右两侧分别制有竖直布置的滑槽1-1-1、触杆支架2上则制有与滑槽嵌入配合的凸条,使得触杆支架能够顺利的上下活动),触杆支架下边水平定位一凸轮轴16(一般通过轴承12安装定位),凸轮轴上固定有凸轮15;该凸轮正对着触杆支架的底端(一般底端装有轴承17),转动时就对触杆支架施力进行顶推抬升作用;凸轮轴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并由电机(一般是步进电机)驱动。触杆支架的顶端制有向模具7中央水平伸展的悬垂状的触杆5,触杆上的触点通过压脚及支架上的导线与分光仪中的测试电路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杆支架上固定有配重块6,配重块的重量转移至触杆上成为触杆触点对LED触脚的电导通触压力(保持电导通需要的触压力)。
所述的导轨通过导轨座1竖直安装在机架19上;所述的凸轮轴也水平安装在机架1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明,未经郑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