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刺漏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8249.1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良;宋万涛;杨保华;崔长国;王向明;王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依明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47/12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和 |
地址: | 457001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刺漏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泵,尤其涉及一种防刺漏的抽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后期开采,为了提高采收率,经常采取油井酸化,注入聚合物,注入微生物等增油措施,使得地下井况更趋复杂。再加上井液中含砂及其他杂质较多,使得抽油泵过早失效。常见的故障为凡尔球座刺漏,严重影响采油厂的正常生产,大大增加了作业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防刺漏的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防刺漏抽油泵,包括泵筒接头、泵筒、柱塞总成和固定阀总称,凡尔球座被凡尔罩与凡尔下接头固定在凡尔罩内部;凡尔球座上端与凡尔罩固定夹持密封圈;凡尔下接头内腔呈锥体状,上端与凡尔球座匹配。
在常规抽油泵中,由于受空间限制,凡尔座内径尺寸收到了很大限制。
以Φ32——Φ57抽油泵凡尔座为例,其内径尺寸为30mm,凡尔球直径为38mm。与凡尔球配套的凡尔下接头最小内径为40mm。这就使得在抽油泵抽汲过程中,固定凡尔球座部位造成很大的截流,流道面积由原来的1256mm2变成706.5mm2,流道面积的骤然变化,使得凡尔球座两端密封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并且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力为交变载荷,鉴于以上原因使得固定凡尔球座部位的上下两个端面部位为应力集中区,在井下酸性介质及压力下,凡尔球座的上下两个端面部位容易引起刺漏。
本实用新型在凡尔球座上端面处设置密封圈能有效缓解液体对凡尔球座上端面部位的冲击。本实用新型将凡尔下接头设计成锥体状,并且与凡尔球座相匹配,能避免流道面积骤然变化,避免液体对凡尔球座与凡尔下接头结合部的直接冲击。故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刺漏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泵筒接头 2泵筒 3柱塞总成 4固定阀总成 5凡尔球
6密封圈 7凡尔球座 8凡尔下接头 9凡尔罩
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包括泵筒接头、泵筒、柱塞总成和固定法总成。
凡尔罩设置在泵筒内,凡尔罩下面连接凡尔下接头,凡尔罩与凡尔下接头之间夹持设置有密封圈与凡尔球座,密封圈在凡尔球座上方,凡尔下接头内腔呈锥体状,上部内径比下部内径小,并且上端的内径与凡尔球座的内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依明,未经王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