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球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07904.1 | 申请日: | 200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道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道坚 |
| 主分类号: | A63B59/06 | 分类号: | A63B59/06;A63B5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球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球杆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常规球杆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其球杆10由核心层11及包覆层12组成,其中核心层11由若干竹片111两两并列黏设而成或以若干竹片111’纵向排列黏设而成(如图2所示),其包覆层12由若干竹片121黏设后呈纵向黏设贴抵于核心层11上,且加工呈球棒形状后形成一受击部及一握持部。
如上所述的两种常规结构,仍然存在下列不足之处:(一)尤指其核心层11仅呈单方向黏设,为了发挥较佳的打击状态在打击时要特别注意打击位置,因而使用者未能随心所欲发挥;(二)尤指其核心层11未能有效承受多余的冲击力以致抗震力较差,将造成使用上的伤害及握持部较易断裂;(三)尤指其球杆10为一般实木竹材所制成的棒球棍,在握持上较为沉重因而增加了打击者的负担,令使用者在使用打击上较为吃力和不适并且增加球棒断裂的机率。
发明人有鉴于上述常规结构的不足之处,考虑到创作一种新型球杆结构的必要,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样品试验以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球杆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球杆结构易断裂且过于沉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化球杆结构,其球杆设为各式具有核心层的杆状运动用具,其中核心层由若干中心体胶合呈矩阵环列或排列且相邻垂直,该中心体由若干竹木片胶合呈短矩形条块或长矩形条块,形成能够提升整体硬度、轻度、弹性度、强度及韧度的球杆,并利用核心层高韧性及高密度聚合达到受力强度均衡且能有效应用力学原理吸附转化打击时所产生的震力,以达到最佳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利用将球杆设为通过中心体相邻纵向或横向排列及垂直或平行胶合形成高密度聚合使核心层的韧性及应用力学原理得以使球杆均衡吸附并转化强大的震力,加强整体球杆的抗震性更能保护使用者,且握持部在施力时具有较佳的抗裂性而不易断裂,达到更佳的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球杆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现有技术球杆结构的另一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七。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八。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九。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十。
附图标记说明:
20,球杆;201,棒球杆;202,撞球竿;21,核心层;211,中心体;2111,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2111’,竹木片;22,包覆层;221,受力体;2211,竹木片;2211’,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23,受击部;24,握持部;25,减重槽;30、40,球杆;31、41,核心层;311、311’、411、411’,中心体;3111、3111’、4111、4111’,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道坚,未经罗道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7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压屏蔽功能的信号电缆
- 下一篇:宫腔输卵管通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