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脚架的中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7243.2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纯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纯晴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F16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脚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脚架,尤其涉及一种三脚架的中管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技巧拍摄往往都离不开三脚架的帮助,比如夜景拍摄、微距拍摄等。三脚架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业余用户还是专业用户都不可忽视的,其主要作用是能稳定照相机,以达到某些摄影效果。最常见的就是长曝光中使用三脚架,用户如果要拍摄夜景或者带涌动轨迹的图片的时候,曝光时间需要加大,这个时候,数码相机不能抖动,则需要三脚架的帮助。选择脚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稳定性。如果脚架太轻,会造成整体机架的晃松,这就谈不上稳定相机的作用了。很多用户会为选择三脚架的重量和稳定性感到左右为难。许多职业摄影师会在三脚架的中管底部吊挂重物,以便增加三脚架的重量。由于在重心处增加了重量,因此就能达到减轻三脚架晃动的目的。
然而,在使用中,容易发生中管旋转的情况。而且,为拍摄不同高度的画面,中管为可以调节长短的设置,但在调节高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中管被抽出的情况,或者,在更换中管时,由于结构较复杂,不容易抽出中管,从而造成使用中的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脚架的中管结构,在使用中,其可防止中管转动,而且可防止中管被抽出,通过旋转旋钮,使旋钮的缺凹槽口与中管凹槽相错开或相对齐,达到轻易控制中管不能被抽出或被抽出的目的,使整个中管结构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脚架的中管结构,包括中管及套设于所述中管外部的护套,所述中管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中管凹槽,所述护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容置于所述中管凹槽内,在所述中管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中管结构还包括阻块、挂钩部、横杆及两个短杆,所述阻块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阻块凹槽,所述阻块的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挂钩部包括旋钮、自所述旋钮向上凸出的凸柱、及自所述旋钮向下延伸的挂钩,所述旋钮的外围侧壁开设有缺凹槽口,所述凸柱的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阻块套设于所述挂钩部的所述凸柱,所述横杆穿设于所述凸柱的所述穿孔,所述两个短杆分别插置于所述中管的所述穿孔及所述阻块的所述穿孔。
所述阻块凹槽的深度及宽度与所述中管凹槽的深度及宽度相同。
所述阻块的所述两个穿孔与所述中管的所述两个穿孔相对应。
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安置于所述阻块与所述横杆之间。
在所述旋钮的上表面,围绕所述凸柱的底端向上延伸出一圈波形卡块,所述阻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挂钩部的所述波形卡块相对应的波形卡块。
所述挂钩部的所述旋钮安置在所述中管的底端,且不被所述护套套住,而外露于所述护套。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分别在中管、阻块、及旋钮的侧壁开设凹槽结构,再分别与护套的凸肋相配合,且旋钮可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防转的中管凹槽及挂钩部,达到中管防转的效果;通过旋转旋钮,使旋钮的缺凹槽口与中管凹槽相错开或相对齐,达到轻易控制中管不能被抽出或被抽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脚架的中管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脚架的中管结构组装后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脚架的中管结构组装后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三脚架的中管结构适用于任何三脚架。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脚架的中管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三脚架的中管结构包括中管10、弹簧20、阻块30、挂钩部40、横杆50及两个短杆60。
中管10为中空的柱形体,中管10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中管凹槽102,中管10的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104。阻块30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阻块凹槽302,阻块凹槽302的深度及宽度与中管凹槽102相同。阻块30的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304,两个穿孔304与中管10的两个穿孔104相对应。挂钩部40包括凸柱41、旋钮42、及挂钩43。凸柱41自旋钮42向上凸出,且凸柱41的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412。在旋钮42的上表面,围绕凸柱41的底端向上延伸出一圈波形卡块404。自旋钮42的外围侧壁分别开设有两个缺凹槽口402。自旋钮4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一个挂钩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纯晴,未经林纯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7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门带夜间闭锁弧形扇
- 下一篇:一种撕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