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盘放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6820.6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麦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14;B65H67/02;B65H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换盘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线电缆制造,在生产过程中,线盘是装在被动式放线架上进行放线生产,是利用挤出机的引取牵引带动线盘内的导线运转,当线盘内的导线放尽,操作人员必须停止挤出机生产,使整条生产线停机才能更换线盘,换上绕满导线的线盘后,必须重新开机,重新调试外径。如停机时间过长还会造成机器内的胶料变质,性能不合格或外观不良.上述结构的放线装置,线盘的更换要在机体处于静止状态下才能实现,对于生产工艺复杂的线材,例如橡胶线材,停机换线将导致线材损耗率增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停机更换线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的自动换盘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换盘放线装置,包括架体和设于架体上带驱动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左甩桶和右甩桶,左甩桶和右甩桶与架体活动连接,左甩桶和右甩桶连接端设有相互连通的导线孔,所述架体上设有与驱动轴同轴线的支承管,线盘套装于支承管外,驱动轴和支承管延伸到甩桶内,位于左甩桶内左线盘的导线尾端与位于右甩桶内右线盘上的导线首端贯穿导线孔紧密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有牵引导线的甩盘。
所述支承管的外径与线盘的内径适配,线盘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承管上。
所述左线盘的导线尾端与位于右线盘上的导线首端通过导体碰焊机焊接。
所述架体底部设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放线装置进行改进,在放线装置上增设相互连接的左甩桶和右甩桶,左甩桶和右甩桶均设有独立的架体,左甩桶和右甩桶与架体活动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更换线盘。左甩桶和右甩桶连接端设有相互连通的导线孔,位于左甩桶内左线盘的导线尾端与位于右甩桶内右线盘上的导线首端贯穿导线孔紧密连接,保证了导线运转的连续性。架体上设有与驱动轴同轴线的支承管,线盘套装于支承管外,使线盘处于静止状态,驱动轴和支承管延伸到甩桶内,驱动轴上设有牵引导线的甩盘,通过调节驱动轴的转速带动甩盘运转。因为左线盘的导线尾端与右线盘上的导线首端已经预先焊接,当左线盘的导线用完后,右线盘上的导线自动跟随甩盘运转,这时空出的左甩桶即可更换上绕满导线的线盘。如此循环更换线盘,实现不停机更换线盘、连续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盘放线装置,包括架体1和设于架体1上带驱动轴2的电机3,其中电机3为变频电机,通过调节电机3频率,控制放线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放线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左甩桶4和右甩桶5,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线盘6,位于左甩桶4和右甩桶5内的线盘6分别为左线盘和右线盘。左甩桶4和右甩桶5的结构一致,左甩桶4和右甩桶5均设有活动连接的架体1,该架体1底部设有滑轮7,方便移动。左甩桶4和右甩桶5连接端设有相互连通的导线孔8,使位于左甩桶4内左线盘的导线尾端与位于右甩桶5内右线盘上的导线首端通过贯穿导线孔8连接,左线盘的导线尾端与位于右线盘上的导线首端通过导体碰焊机焊接,使导线焊接牢固,避免出现断线,这样左线盘的导线用完后,右线盘的导线就会自动补给,保证了导线排放的连续性。架体1上设有与驱动轴2同轴线的支承管9,线盘6套装于支承管9外,线盘6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承管9上,该支承管9通过焊接固定于架体1上,操作人员可根据线盘6的大小,更换不同尺寸的支承管9。驱动轴2和支承管9延伸到甩桶内,导线脱离线盘6仍位于甩桶内,避免操作人员被运转中的导线刮伤。驱动轴2上设有牵引导线的甩盘10,该甩盘10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轴2上,并与驱动轴2同步运转。支承管9的外径与线盘6的内径适配,驱动轴2、甩盘10、支承管9和线盘6同轴线,在更换线盘6后,操作人员不需要重新测试同轴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