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房间余热的节能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6696.3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3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宏理;李向阳;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9/02;F24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1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房间 余热 节能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消除房间余热的节能冷却装置,属于消除房间余热的节能冷却装置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存在常年都有冷负荷的房间,而房间内的设备又不能直接通风冷却,如:电信基站,通讯交换机房等。统计分析,在这些场合的空调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50%以上,由于设备发热量大,需要全年制冷,而运行环境又要求比较高,不能直接通风来降低房间温度。所以存在冬季和春秋季节,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模拟夏天的运行参数来保证室内温度、湿度的稳定,能量损耗比较严重。
如何减少冬季和春秋季节的冷却能耗,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20423中公开了一种通讯基站空调机组及基站内空气循环的方法,虽然通过整体式的空调把制冷和利用室外冷源的问题都解决,但是完全通过墙孔从房间取风和送风,不但增加了风机的功耗,而且对建筑物墙体的开孔面积也是非常大的;虽然新风通过进风格栅和空气过滤,对进入房间的空气有所改善,但但同时又增加了空调机的维护工作量,对于常年无人值守的基站来说,非常的不方便,并且室外灰尘等外来颗粒会引起过滤器的堵塞,从而降低室外空气的引入量,降低自然冷却节能的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4904.1公开了一种基站用节能冷却装置,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管道串接组成封闭系统,循环工质在管道中循环,把热量从高温的室内空气转移到低温的室外空气。该系统虽然解决了通风管道穿墙的孔洞比较大,安装对建筑破坏等问题,但是由于空调和该装置是两套独立的系统,这两者间的控制会比较复杂,带来控制上的困难,而且,两套设备的购买和安装使初投资和安装成本显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循环工质传输冷量,而不需要开大的通风孔和避免从外界引入灰尘的消除房间余热的节能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室外机部分、室内机部分及其控制装置;其中室内机部分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机部分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节流机构,其还包括第一旁路通道和第二旁路通道,其中第一旁路通道在室外换热器与节流机构之间分叉,分叉处设有控制循环工质方向的第一控制机构,第一旁路通道连接至节流机构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交点,第一旁路通道上还设有循环工质液泵;第二旁路通道在室内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分叉,分叉处设有控制循环工质方向的第二控制机构,第二旁路通道连接至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交点,且房间的室内及室外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机构及第二控制机构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上述第一旁路通道上还设有控制循环工质液泵工作的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位于循环工质液泵与管路交点之间。
上述第一旁路通道上还设有置于控制机构与循环工质液泵之间的储液器。
上述控制循环工质方向的控制机构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还设有储液器。
上述储液器内设有检测储液器的液位、以控制循环工质液泵启停的液位控制探头。
上述储液器内设有检测储液器的液位、以控制循环工质液泵启停的液位控制探头。
上述控制循环工质方向的第一控制机构和控制循环工质方向的第二控制机构为电控阀,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及第三阀口,其中第一控制机构的第一阀口与室外换热器连接,第二阀口与节流机构连接,第三阀口与第一旁路通道连接,控制循环工质方向的第二控制机构也包括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及第三阀口,第二控制机构的第一阀口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第二阀口与第二旁路通道连接,第三阀口与压缩机连接。
上述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分别包括风机和盘管。
上述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采用翅片管换热盘管或平流管换热盘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保证对房间室内冷却的前提下,根据房间内外侧的温度情况实现了节能冷却装置分级运行,分级节能的功能,不但不需要开通风墙孔和避免从外界引入灰尘,同时,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和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消除房间余热的节能冷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冷却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蒸气压缩制冷和热管循环模式运行时的LgP-h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冷却装置三种运行模式时的能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