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流环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06535.4 | 申请日: | 200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3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素逸;叶加贵;李权;黄晓墨;吕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好琚 |
| 地址: | 525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环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折流环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火力发电厂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利用冷却水来冷却工业水。传统的水-水换热器为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设置若干折流板,其中工业水走壳程,冷却水走管程,工业水在壳程反复多次垂直冲刷换热管束,使在管程中流动的冷却水和工业水进行热交换,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比工业水低这一特点,达到冷却工业水的目的。但是,这种折流板换热器因为在壳程流动的工业水的横向冲刷管束,并不断改变流向,因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壳侧存在一定的流动死区,从而使换热器有效传热面积减少;
流体中的污垢容易沉积在换热管表面,传热效果变差;
在壳程流动的冷却水阻力大,增加里动力的消耗;
横向冲刷管束会诱发换热管产生振动,这种诱导振动是引起换热管破裂和管板泄漏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整台换热器的寿命大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流动阻力小、振动小的折流环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折流环换热器,包括壳体、封盖、管束中的管子,以及设置在封盖上的管程进出口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壳程进出口,沿管束轴向安装有折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折流机构是折流环,所述的折流环沿管束轴向交错套装在每根管子上。
折流环的外周与相邻管子之间紧贴。
折流环上用于套装管子的孔的内径是管子外径的1.1~1.5倍。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由于其壳程中每根管子设置折流环,使走壳程的海水顺着管束流动,当遇到折流环时产生扰流,然后又在下一个折流环产生扰流,如此多次扰流减薄了层流边界层,并充分利用了换热面积,彻底消灭了流动死区,基本消除了诱导振动,而且流动阻力大为减小,污垢也因为扰流的自洁作用而不易沉积。壳程进口处设置外导流筒,使工业水低速均匀流进壳体,减少工业水的冲压振动。因而本换热器不但可提高传热效率,减少污垢沉积和腐蚀,而且大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折流环布设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一种折流环换热器,包括壳体1、封盖2、管束中的管子3,以及设置在封盖2上的管程进出口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壳程进出口,在壳程进口处有外导流筒,外导流筒与壳体外壁形成环形内腔,壳程进口接通环形内腔,沿管束轴向安装有折流机构,所述的折流机构是折流环4,折流环4沿管束轴向交错套装在每根管子3上,折流环4上用于套装管子3的孔5的内径是管子外径的1.1~1.5倍,折流环4的外周与相邻管子3之间紧贴,也可以起到支承管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断路器跳闸单元的电流增益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