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式起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06439.X | 申请日: | 200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艾占祥;廖云沼;尹本文;杨凌;郑震;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B66C1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燕娴 |
| 地址: | 5108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中使用的吊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大跨度公、铁路及桥梁的建设中,当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其桥面的施工往往需要使用大型的吊装设备。目前使用的吊装设备有各种各样的吊机,然而,这些吊机多是支撑于地面上,不适宜在地面不平、尤其是多河流或山谷的地方使用;并且由于这些吊装设备均是用于高空作业,其占用的空间大,因此移动也不够灵活,这在一些场地较小的地方就难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能运用于多种场合的门式起重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两组桁梁及其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桁梁上设有卷扬机,其中,所述两组桁梁之间、两组第一支撑机构之间和两组第二支撑机构之间均通过连接系连接,桁梁一端设有第一配重器,第一支撑机构设于桁梁下方靠近第一配重器的一端,第二支撑机构设于桁梁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置于预制好的梁段上,第二支撑机构由两组可根据桥梁实际情况收紧或展开的第二支撑架组成置于墩顶上。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两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下方设有座板,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用于稳固第一支撑架的斜腿,斜腿与第一支撑架及桁梁之间均通过连接梁连接。
所述卷扬机竖直向下设有第二配重器。
所述第二配重器的重量小于第一配重器。
所述桁梁的长度大于桥梁左、右幅两外侧之间的距离,其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所述第二支撑架下端设有分配梁。
本门式起重机通过其第一支撑机构置于桥梁一幅已搭建好的预制梁段上,然后第二支撑机构根据需要展开固定于桥梁另一幅的墩顶上,使门式起重机的桁梁平稳坚固,卷扬机来回运动于桁梁上,根据需要悬吊输送桥梁施工中所需要的梁段模架等结构件;当施工完成后门式起重机需移至下一预制梁段或其它纵向移动时,可先收起第二支撑机构,减少门式起重机移动时的移动量。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门式起重机通过将其支撑机构设于桥梁已搭建好的梁段上,使该门式起重机可适用于多种施工场地,而不受河流山谷等不平地形的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门式起重机的结构,减小其体积,使其能灵活运用于各种施工场地,也便于其安装和撤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门式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方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方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的D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组桁梁1及其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桁梁1上设有卷扬机4,其中,两组桁梁1之间、两组第一支撑机构2之间和两组第二支撑机构3之间均通过连接系5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桁梁1一端设有第一配重器6,第一支撑机构2设于桁梁1下方靠近第一配重器6的一端,第二支撑机构3设于桁梁1另一端;第一支撑机构2置于预制好的梁段上,第二支撑机构3由两组可根据桥梁实际情况收紧或展开的第二支撑架组成置于墩顶上。
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两组第一支撑架7,第一支撑架7下方设有座板8,第一支撑架7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用于稳固第一支撑架7的斜腿9,斜腿9与第一支撑架7及桁梁1之间均通过连接梁10连接;第二支撑架下端设有分配梁14。
卷扬机4竖直向下设有第二配重器11,第二配重器11的重量小于第一配重器6。
桁梁1的长度大于桥梁左幅12和桥梁右幅13两外侧之间的距离,其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本门式起重机通过其第一支撑机构2置于桥梁一幅已搭建好的预制梁段上,然后第二支撑机构3根据需要展开固定于桥梁另一幅的墩顶上,使门式起重机的桁梁平稳坚固,卷扬机来回运动于桁梁上,根据需要悬吊输送桥梁施工中所需要的梁段模架结构件;当施工完成后门式起重机需移至下一预制梁段或其它纵向移动时,可先收起第二支撑机构3,减少门式起重机移动时的移动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4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弓字形横梁阳极板
- 下一篇:汽车车轮组合轮边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