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GPS定位系统的土地面积测量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6378.7 | 申请日: | 200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聂艳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艳苗 |
| 主分类号: | G01B21/28 | 分类号: | G01B21/28;G01B21/20;G01S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000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gps 定位 系统 土地面积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器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采用GPS定位系统的土地面积测量仪。
背景技术
农田面积是农业生产管理中最基础的数据之一田块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人量,也是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计算工时和收费的主要依据,传统的农田面积大多使用皮尺测量,简单实用,但只适合于小面积的矩形状田块,对于大面积的田块,则费时费力,易出差错,并且难以测量不规则田块的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采用GPS定位系统的土地面积测量仪,其精确度高,方便实用,可以对大面积及不规则的田地面积进行测量,非常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GPS定位系统的土地面积测量仪,所述的测量仪包括单片机、GPS模块、电源模块、键盘模块及显示模块,单片机通过通讯接口与GPS模块相联接,键盘模块及显示模块联接于单片机并受其控制,该测量仪还包括联接于单片机并受其控制的存储模块及自动发光模块。
所述的GPS模块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并以相应的格式输出定位信息至单片机上,该模块集成了GPS接收器、内置天线、上电复位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该模块通过通讯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所述的单片机实现GPS数据的接收、数据输入、信息处理、面积计算、显示及相应的存储功能。
所述的存储模块是对单片机的信息存储及对当前测量结果、计算价格进行存储。
所述的自动发光模块是根据光线较暗或夜晚进行自动发光的模块,在光线较暗或晚间时可以自动开启以实现发光功能。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经度、纬度、高程等导航和定位信息,是支撑精细农业实践的核心技术之一,利用GPS的定位功能,能够测量农田各个点的坐标,从而为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农田的距离、面积等数据提供了可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成本的GPS模块研制了便携式农田面积测量仪,实现对任意形状田块的面积进行快速的GPS定位测,并实时显示测量面积、测量区域形状,并显示当前测量区域的形状;同时其面积测量精度高:在测量小于100亩的面积时误差不超过1%,再者面积测量默认显示单位为亩,计价单位为每亩多少;能进行亩与平方单位切换,同时计价单位也同步切换,非常直观地表示出计算方法及其结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具备自动发光模块,在光线较暗或晚间的时候可以自动开启背光功能,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所显示的信息或图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GPS定位系统来应用于土地测量仪,其测量速度快,能测量任意形状、大面积土地的面积,同时可以显示测量的面积及其形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测量所出现误差现象,其工作效率高,方便实用,为精细农业的生产管理和农业机械的作业收费提供准确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采用GPS定位系统的土地面积测量仪,所述的测量仪包括单片机A、GPS模块B、电源模块C、键盘模块D及显示模块E,单片机通过通讯接口F与GPS模块相联接,键盘模块及显示模块联接于单片机并受其控制,该测量仪还包括联接于单片机并受其控制的存储模块G及自动发光模块H。
所述的GPS模块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并以相应的格式输出定位信息至单片机上,该模块集成了GPS接收器、内置天线、上电复位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该模块通过通讯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所述的单片机实现GPS数据的接收、数据输入、信息处理、面积计算、显示及相应的存储功能。
所述的存储模块是对单片机的信息存储及对当前测量结果、计算价格进行存储。
所述的自动发光模块是根据光线较暗或夜晚进行自动发光的模块,在光线较暗或晚间时可以自动开启以实现发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艳苗,未经聂艳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肝再生因子
- 下一篇:荧光共轭聚合物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