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6145.7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朱重庆;王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鹏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3/00 | 分类号: | F16B23/00;F16B33/02;F16B33/06;D04B3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23960广东省东莞市黄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专用 大丸头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型和特种针织原料的不断问世与应用,以及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结构与功能新颖的服用、装饰用和产业用针织产品有了多元化的要求,从而也促进了针织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并且使针织机械设备在设计、加工与制造水平等方面日益提高。这些革新和提高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提高对原料适应性的针织技术,采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控制的有关装置和机电一体化的针织设备,可进行全成型的整体针织加工技术与机械,具有多功能、可变换、高效率的针织机械等。
纺织机械作为纺织行业专用的针织设备,其往往需要用到通用标准的专用螺丝进行连接装配,这种专用螺丝的强度和精度极大地影响着纺织机械运转的稳定性、装配适用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目前,通用标准的圆头螺丝装配后与纺织机械的接触面较小,在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易松动,而且螺丝强度和精度较低,降低机械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如何针对纺织机械的特性,设计开发专用的螺丝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通用性的要求,将给纺织行业的不断革新和提高带来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这种螺丝能增大与纺织机械的装配接触面积,长时间运作也不易松动,而且螺丝强度和精度高,有效提高纺织机械运转的稳定性、装配适用性、安全性和长效使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包括螺丝杆,还包括螺丝大丸头,螺丝杆与螺丝大丸头连接为一体,所述螺丝大丸头的头径dk值为9.24mm~11.50mm,螺丝大丸头的头厚k值为4.2mm~5.70mm。
所述螺丝大丸头的顶部为圆形平面端,圆形平面端直径h值为3.6mm~4.8mm。
所述螺丝大丸头的顶部开设有六角孔,孔深t值为2.9mm~3.40mm。
所述螺丝杆设有螺纹精度为5g6g的螺纹。
所述螺丝杆的辗牙长度等于螺丝杆的成型长度L。
所述螺丝杆的螺纹牙外径d值为3.838mm~4.976mm,螺纹有效径d1值为3.47mm~4.42mm。
螺丝杆与螺丝大丸头之间为弧度过渡连接。
该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为经过表面黑色氧化膜处理的螺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螺丝杆与螺丝大丸头连接为一体,螺丝大丸头的头径dk值为9.24mm~11.50mm,螺丝大丸头的头厚k值为4.2mm~5.70mm,采用这种结构的螺丝,其与标准系列螺丝相比,增大了头部外径和头部厚度,达到增加接触面的效果,长时间运作也不易松动,而且螺丝强度和精度高,可有效提高纺织机械运转的稳定性、装配适用性、安全性和长效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包括螺丝杆2,还包括螺丝大丸头1,螺丝杆2与螺丝大丸头1连接为一体,所述螺丝大丸头1的头径dk值为9.24mm~11.50mm,螺丝大丸头1的头厚k值为4.2mm~5.70mm。螺丝大丸头1的顶部为圆形平面端,圆形平面端直径h值为3.6mm~4.8mm。螺丝大丸头1的顶部开设有六角孔3,孔深t值为2.9mm~3.40mm。所述螺丝杆2的辗牙长度等于螺丝杆2的成型长度L。螺丝杆2的螺纹牙外径d值为3.838mm~4.976mm,螺纹有效径d1值为3.47mm~4.42mm。螺丝杆2与螺丝大丸头1之间为弧度过渡连接。
实施例一,该针织机专用大丸头螺丝的规格为M4×10;成型长度L值为10mm;螺丝大丸头1的头径dk值最小为9.24mm,最大为9.5mm;螺丝大丸头1的头厚k值最小为4.2mm,最大为4.5mm;圆形直径h值最小为3.6mm,最大为3.7mm;孔深t值最小为2.9mm,最大为3.2mm;螺丝杆2的螺纹牙外径d值最小为3.838mm,最大为3.978mm;螺纹有效径d1值最小为3.47mm,最大为3.5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鹏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鹏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棱镜片
- 下一篇:基于机械式消振执行机构的主动消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