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流化炉排高效焚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6098.6 | 申请日: | 200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圣东 |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3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流化 高效 焚烧 | ||
1、旋转流化炉排高效焚烧炉,包括有全密封结构的进料系统、燃烧系统和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系统由炉膛(44)、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下层旋转流化炉排(10)、一次风布风管(8、13)、二次风布风管(40)、点火枪和油枪(9)和热工仪表构成,炉膛(44)布置在垃圾储坑旁,并与垃圾储坑互相垂直,垃圾储坑与炉膛的前墙之间布置进料系统,炉膛后墙及以外布置出渣系统;
在炉膛(44)前墙、在进料系统的布料器以下部分的炉墙向外凸出,在炉膛(44)的后墙的下端有一段向外凸出的炉墙,向外凸出部分是炉膛(44)的出渣口,在炉膛(44)底部的炉床的内表面加工成多个依次相连的圆弧段,炉膛(44)按燃烧性能划分为干燥燃烧区(26)、燃烬区(25)、二次燃烧区(39),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所在区域为干燥燃烧区,下层旋转流化炉排(10)所在区域为燃烬区,干燥燃烧区之上为二次燃烧区;
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呈水平布置在布料器(6)的下面,紧靠向外凸出的前墙,且与向外凸出的前墙间留有间隙,与后墙有一个辊齿位置的间隔,使垃圾能落下到下层旋转流化炉排(10)上;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是由多个辊齿(701)相互交错地排列而成的辊齿式输送机构,相邻两个辊齿的齿条与齿条之间、齿条与辊轴(704)之间留有间隙,使辊齿能顺利转动,辊齿是在辊轴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多排齿条而成,每排齿条由多条齿条沿轴向排列而成,齿条垂直于辊轴,相邻两个辊齿的齿条相互交错布置,即一个辊齿的齿条对着另一个辊齿的齿条间的间隙;各个辊齿的齿排在相同的位置上具有相同的倾角;辊轴(704)和齿条都是中空结构,齿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端与辊轴(704)相连通,齿条的两侧面分别开有多个冷却布风孔(709),相邻齿条的冷却布风孔成错位布置;
落入辊齿的齿排间隔中的垃圾(7014)悬浮在齿排上,下层旋转流化炉排(10)布置在内表面加工成多个依次相连的圆弧段的炉床上,前后墙布置,靠紧炉膛前墙圆弧状的墙角,与出渣口相接,辊齿与前墙墙角和圆弧段的圆弧面留有间隙,在炉床上,一个辊齿对应一个圆弧;下层旋转流化炉排(10)的结构与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相同,辊齿的转动方向与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的转向相反;在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的下方的炉膛的两侧墙布置有一次风布风孔(8),在炉床下方布置有一次布风管(13)和布风孔,在二次燃烧区(39)的炉膛的两侧墙布置有二次风布风孔(40),在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的下方布置有油管、油枪(9)、电子点火器;
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和下层旋转流化炉排(10)分别由各自的电动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流化炉排高效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旋转流化炉排(7)与向外凸出的前墙间有5~10mm的间隙,相邻两个辊齿的齿条与齿条之间、齿条与辊轴(704)之间有5~10mm的间隙,辊齿是在辊轴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4~6排齿条而成,每排齿条的齿条与齿条之间的间距为50~70mm,每条齿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长方形短边为40~50mm,长边为60~80mm,齿条长度为辊轴直径的二至四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圣东,未经张圣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60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超导电暖器
- 下一篇:无源室外广告LED灯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