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5863.2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庾永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中港宝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4 | 分类号: | F02M35/04;F02M3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张培祥 |
地址: | 52907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整体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空气过滤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空气滤清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外界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送入到发动机化油器与汽油混合,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所以它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摩托车空气滤清器(如图1所示),包括容纳滤芯组件的壳体,壳体由底壳1、与底壳1相配合组成容腔的面壳2组成,壳体内腔由滤芯组件分隔,于滤芯组件上游的壳体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3、于滤芯组件下游的壳体部分设有与发动机的缸体进气口相连的出气口4。由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通常要连接一辅助软管与发动机缸体的进气口连接,软管暴露在外极易聚积灰尘,对整车的美观造成影响,且软管十分靠近发动机及排气管等高温零部件,容易使软管老化,影响摩托车使用功能;此外,置放于摩托车左箱上的空气滤清器,可以阻挡摩托车左侧望向车底部的视线,但从摩托车右后侧观看可以看到发动机背后及杂乱的连接元件,影响了摩托车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该整体式的空气滤清器能够使摩托车的整体更美观,简化了摩托车零部件的生产和安装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容纳滤芯组件的壳体,壳体由底壳(1)、与底壳(1)相配合组成容腔的面壳(2)组成,壳体内腔由滤芯组件分隔,于滤芯组件上游的壳体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31)、于滤芯组件下游的壳体部分设有与发动机的缸体进气口相连的出气口(41),其特征在于:贯通壳体的底壳(1)向外设有横向腔(5),横向腔(5)的外壁上设有后轮挡泥板(6),所述底壳(1)、横向腔(5)、后轮挡泥板(6)为一体注塑成型。出气口设置在横向腔(5)面向发动机的端面并带有与发动机缸体的进气口匹配连接的出气管。较佳的方法是使出气管与发动机缸体的进气口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计是:前述的横向腔(5)设有与摩托车连接的螺栓固定孔(7)。如此使滤清器穿过后轮与后轮对应的车架之间形成的空隙,左右分别固定于摩托车左箱与后轮摇臂,使滤清器固定更稳固。
当然,滤清器的进气口(31)可以与现有技术滤清器进气口同样位置设于面壳(2)上,提高本实用新型滤清器的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将现有的空气滤清器与后轮挡泥板良好地结合为一整体,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直接与缸体的进气口相接,省去了对应的现有技术使用的软管,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有效地节省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空气滤清器与后轮挡泥板结合为一整体,把发动机背后及杂乱的连接元件很好地遮蔽起来,使整车看起来更美观;并能简化空气滤清器生产和安装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滤清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整体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整体式空气滤清器于摩托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摩托车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如图2、3所示,对应摩托车座垫的车架下方置有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壳体由底壳1、与底壳1相配合组成容腔的面壳2组成,壳体内腔由滤芯组件分隔,于滤芯组件上游的壳体部分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31、于滤芯组件下游的壳体部分设有与发动机的缸体进气口相连的出气口41,贯通壳体的底壳1向外设有横向腔5,横向腔5的外壁上设有后轮挡泥板6,所述底壳1、横向腔5、后轮挡泥板6为一体注塑成型。出气口设置在横向腔5面向发动机的端面并带有与发动机缸体的进气口匹配连接的出气管。该出气管与发动机缸体的进气口直接连接。如此,横向腔5伸入后轮与后轮对应的车架之间形成的空隙内,连同后轮挡泥板6,横跨于摩托车后轮之上,滤清器左侧固定于摩托车左箱,滤清器的横向腔5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孔7以螺栓固定于后轮摇臂,使滤清器及后轮挡泥板6稳固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中港宝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中港宝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器材专用油缸
- 下一篇:小型汽油机低排放引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