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杆抛光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5660.3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钟映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益达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55/06;B24D13/1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铜杆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漆包线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拉丝轮逐步将铜杆拉成较细的线材,然后对铜杆表面的油污及杂质进行化学清洗,铜杆原材料及在拉丝的过程中,铜杆外形大致呈圆形,所以,通过直接拉丝的方式很难保证铜杆外表均匀、光滑,对于后续加工来说,不能够有效保证漆包线的加工质量。
为了将物品表面光滑、外表均匀,一般会对物品进行抛光,现有的抛光方式有机械抛光和化学处理,机械抛光是采用机械设备对物品进行打磨抛光,但是,对于漆包线生产来说,现有的机械抛光设备不能直接应用于铜杆抛光,因此,需要针对铜杆的特点设计一种抛光机,使铜杆深层抛光后外表均匀、表面光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铜杆抛光机,它能够使铜杆抛光后外表均匀、表面光滑,而且能够将抛光的铜粉回收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至少一组钢丝轮组件,钢丝轮组件上呈环形安装有多个钢丝轮,钢丝轮组件的中部为通孔供铜杆穿设。
所述的钢丝轮组件下端具有铜粉出口。
所述的钢丝轮组件安装于铜粉回收箱上,抛光时铜粉落入铜粉回收箱内。
所述的铜粉回收箱上开设有排气口。
所述的钢丝轮的摩擦边呈弧形,以利用铜杆的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铜杆从呈环形排列的钢丝轮中部穿过的方式,利用钢丝轮对铜杆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可以使铜杆的表面深层抛光,外表面光滑、均匀,生产品质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抛光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组钢丝轮组件10,图中采用三组钢丝轮组件10,钢丝轮组件10上呈环形安装有多个钢丝轮20,图中采用六个钢丝轮20,钢丝轮组件10的中部为通孔供铜杆50穿设;铜杆从钢丝轮组件10的中部穿过时,六个钢丝轮20可以对铜杆的外表面进行抛光,使铜杆最终被抛光成圆柱形,而且外表面均匀、光滑。
所述的钢丝轮组件10下端具有铜粉出口30,抛光时产生的铜粉由铜粉出口30落下回收。
所述的钢丝轮组件10安装于铜粉回收箱40上,抛光时产生的铜粉由铜粉出口30落入铜粉回收箱40内回收再利用。
所述的铜粉回收箱40上开设有排气口41,以保证铜粉回收箱40内部气压平稳。
如图2所示,所述的钢丝轮20的摩擦边21呈弧形,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对铜杆的抛光,各钢丝轮20的位置可以调节,以保证与铜杆的良好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铜杆的表面深层抛光,外表面光滑、均匀,生产品质得到提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益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益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