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导靴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05551.1 | 申请日: | 200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范旭红;潘浩;陈鑫;李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7/04 | 分类号: | B66B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王玺建 |
| 地址: | 51143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导向和润滑功能的一体式导靴。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领域普遍使用的导靴和油盅是分离结构,油盅直接用螺栓安装在导靴上部。但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建筑业对顶层高的要求越来越高,油盅的高度将直接影响到对重架的高度,进而影响了顶层高度。因此,如何降低油盅的高度,对于降低顶层高具有直接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向和润滑功能的一体式导靴,以解决因对重架的油盅高度而增加顶层高的情况,对于降低顶层高度有着现实意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导靴,包括油盅、靴衬、锁片和海绵体,所述油盅上铸有带定位台阶的沉槽,靴衬镶嵌于该沉槽中,并通过锁片固定;油盅内的导轨油通过导油引线被引到油盅上部的海绵体中,通过海绵体与导轨的摩擦润滑导轨。
上述油盅的沉槽上部铸有回油槽,用于将海绵体中多余的导轨油回流至油盅内。
上述油盅的上部设置有油盅盖,该油盅盖通过锁扣与油盅扣合,用于防止运动时油盅内的导轨油溢出。
上述油盅的后部设有加强筋,下部安装板上铸有导靴安装孔。
上述导油引线安装于油盅的油腔内。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有利于导向和润滑,适用于安装在各种电梯的对重架上,实现导向和润滑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盅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靴衬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海绵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油引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式导靴10包括油盅1、靴衬2、锁片3、海绵体4、油盅盖5,以及位于油盅1的油腔内的导油引线。其中,所述油盅1和靴台被铸成一体式结构,在油盅1的前端铸有带定位台阶的沉槽7(如图2所示),在该沉槽7的两侧镶嵌有靴衬2,并使用螺栓和锁片3将靴衬2锁住定位。油盅1内的导轨油通过导油引线11(如图7所示)被引到油盅上部的海绵体4中,在电梯运行过程时,通过海绵体4与导轨的摩擦来润滑导轨。所述海绵体4亦可采用其它类似的材料制作,只要能够吸纳导轨油即可,在此不再逐一列举。
如图2所示,在油盅1的沉槽7上部沿槽壁内侧铸有回油槽6,用于将海绵体4中多余的导轨油回流至油盅内。另外,在油盅1的上部还设有油盅盖5(由塑料压铸而成),该油盅盖通过两侧的锁扣9(如图3所示)与油盅1扣合,用来防止电梯运动时油盅内的导轨油溢出。所述油盅1采用硬铝合金浇注而成,它的后部还设有加强筋8,下部安装板上铸有导靴安装孔(图中未显示),安装时只需将油盅下部的安装孔用连接件与对重架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非实质性变更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机防静电吊具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用门封压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