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5471.6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礼;姚远;刘泽槟;杜立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科利保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1R13/7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三相 交流 电源 浪涌保护器 模块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浪涌保护器已广泛运用于电源、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中。其中,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源浪涌保护器,其防雷模块和电源浪涌保护器的模块底座是一一对应的,具体来讲,就是模块插入到模块底座中,一个模块对应一个模块底座。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源浪涌保护器20的主视图,其模块底座22设置为槽形,模块21插入并安装于模块底座22的槽形区域内。相应地,如图2所示,模块底座2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电源线接线座23,同时,单体电源浪涌保护器20还设置有一个微动开关和一个遥测端。
现有技术中,采用以上单体电源浪涌保护器可以组合成分体式电源浪涌保护器。如图3所示,当受保护电源是三相交流电时,电源浪涌保护器包括四个模块21,和与模块21一一对应组合使用的四个模块底座22,三个相线和一个零线分别连接一个模块,即组成分体式三相交流电源电涌保护器30。在这种保护器中,整个分体式三相交流电源电涌保护器模块底座是由四个单体模块底座组合而成的。
然而,以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将四个单体底座组合在一起必须使用铆钉穿过四个底座上的对应的孔,然后用压力机压紧每个铆钉,使其定位并固定四个模块底座,这一操作过程组装费工时,
由于每个单体模块底座都是一样的,所以里面的零件也全都一样,因此分体式的组合底座就要四个微动开关,四个遥测端接线插座和八个电源线接线座,浪费材料,造成高昂的造价成本。另外四个单体模块底座简单组合,结构松散,影响整个底座乃至整个电源浪涌保护器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采用整体式设计,降低模块底座的成本,并且改善其外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包括绝缘外壳,安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电源线接线座和遥测端,所述遥测端包括一微动开关和一接线插座,所述微动开关一侧设置有一回弹片,所述回弹片弹压连接于所述微动开关。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是实施例中提供的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该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还包括一安装于绝缘外壳内部的底座顶销;与该模块底座配合使用的模块设置有模块顶块,所述模块顶块位于所述底座顶销上方,并压住所述底座顶销。
所述底座顶销设置于所述回弹片下方,其下方设置有四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弹压于所述底座顶销,并使底座顶销上顶住所述回弹片。所述回弹片的上平面设置有一压力向下的压缩弹簧。
所述遥控端的动作原理在于,由于在下盖中的回弹片上平面设置有一压力向下的压缩弹簧,同时在回弹片的下平面还设置有四个压力向上的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通过底座顶销向上顶。当模块插入底座时,底座顶销与模块顶块位置相对应,此时,当模块未失效时,模块顶块压住底座顶销,底座顶销受力下行,压迫压缩弹簧,使四个压缩弹簧不能向上顶回弹片,此时回弹片在上平面的一个压缩弹簧作用下向下偏移,压住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当模块失效时,模块顶块向上回弹,不再压住底座顶销,底座顶销上行,位于回弹片下平面的压缩弹簧回弹,向上顶回弹片。回弹片开始向上偏移,不再压住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处于开路状态,即为报警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源线接线座包括四个单体接线座,所述单体接线座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个相线和一个零线分别相连。
所述电源线接线座包括一个两位接线座,所述两位接线座作为该模块底座的输出端。
优选地,为了达到同时兼顾成本和产品效用,所述绝缘外壳为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包括上盖和位于所述上盖下方并与上盖配合使用的下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三相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底座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科利保防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科利保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实验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陆地钻机的说明书演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