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轮毂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5449.1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蔡贵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旭阳 |
主分类号: | B60B27/04 | 分类号: | B60B27/04;B60K7/00;B62M7/12;H02K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蔚毅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技术领域,是一种包括有毂圈、电机的电动轮毂。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轮毂,其中的电机转轴一般与支轴串接设置在同一轴心线上,这样就造成了毂圈的轴向厚度过大,由于车架的大小与车轮相关,往往车轮越大,毂圈的厚度也就越厚,配制的车架相应也就越大,因此不适用于较小尺寸的车架安装。此外,由于这种结构的电动轮毂不方便在毂圈中放置多个电机,如果要加大轮毂的功率只能选取单个大尺寸的电机,大尺寸的电机又会造成毂圈的轴向厚度增大,因此这种电动轮毂在一定的厚度条件下的最大功率有限,限制了电动轮毂的整个动力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轮毂内的空间放置电机,轮毂厚度小的电动轮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轮毂,包括毂圈,毂圈的两个端面中心设有支轴孔,支轴孔内设有支轴,支轴上设有电源线孔,所述的毂圈内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源线设置在电源线孔中,所述的支轴固定在电机外壳上且与电机轴平行,所述的毂圈内上设有毂圈齿轮,所述的毂圈齿轮可随毂圈一起绕支轴转动,所述的电机轴上设有与毂圈齿轮啮合传动的轴齿轮。
支轴沿端面中心伸出毂圈外,将支轴固定后,电机相对被固定。电源线接于电机,电机通电后电机轴上的电机轴齿轮传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毂圈一起以支轴为中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壳、支轴成一体结构,使用时不转动,而毂圈相对转动。并且电机轴、支轴相互平行地分布在毂圈内,可减小毂圈的轴向长度,即有效减小毂圈的厚度,毂圈结构呈扁平状。此外,在毂圈中可在支轴的侧部设置多个电机,在一定的厚度条件下可加大整个电动轮毂的功率,提高电动轮毂的动力性能;多个电机的电机轴齿轮的齿数设置可设置为不同,各个电机分别单独驱动毂圈,也可实现变档操作,其中部分电机损坏,仍然可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第一种实施方式装配在一起去除图1的左边端面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3为图1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6为图5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第四种实施方式装配在一起去除图7的左边端面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9为图7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12为图11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第七种实施方式装配在一起去除图13的左边端面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15为图13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图17为图16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毂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毂圈1、端面2、支轴孔3、支轴4、电源线孔5、电机6、电源线7、毂圈齿轮8、轴齿轮9、轴10、棘齿11、棘爪活动槽12、棘爪13、弹簧14、油封15、进油道16、出油道17、油泵18、油管19、散热器20、油泵输入传动轴21、油泵传动齿轮22、电机轴23、支轴轴承24、弹簧孔25、轮圈26、电机轴油封27、轴孔28、单向轴承29。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旭阳,未经蔡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5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