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锥防扭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645.7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荣;李俊松;温炜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荣 |
主分类号: | B23G1/44 | 分类号: | B23G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超 |
地址: | 51040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锥 扭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加工中的螺纹切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丝锥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丝锥是五金加工行业常用的工具,一般用于普通机床、钻床、攻丝机或手动的螺纹加工。使用时,由电动机带动其高速旋转,即可在工件上刻出内螺纹。但是,当丝锥遇到较大的阻力停止前进而电动机仍在继续旋转时,很容易被扭断。丝锥发生扭断,被加工的工件可能因断锥滞留其中难以取出也随之报废,形成巨大的损失。如何保护丝锥不被扭断成为业内面临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丝锥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锥防扭断装置,其包括:
中心轴(2),该中心轴为多阶圆柱体,其中一阶上凸出有键(6);
弹簧盖(3),该弹簧盖上设有定位螺母,并且该弹簧盖套在中心轴(2)上;
弹簧(4),该弹簧套在中心轴(2)上,其上端连接弹簧盖(3);
主动件(5),该主动件上有键槽(1),下端面有多个梯形齿(13);所述主动件(5)套在中心轴(2)上,中心轴(2)上凸出的键(6)卡入所述的键槽(1)中;所述主动件上端面连接所述弹簧(4)下端;
从动件(9),该从动件套在中心轴(2)上,位于中心轴(2)底部;所述从动件(9)上端面有与所述主动件(5)下端面相同数目的梯形齿(13);所述从动件(9)上端面与所述主动件(5)下端面形成齿状嵌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丝锥套,所述丝锥套上开有销孔,所述从动件(9)上亦开有销孔,所述丝锥套与所述从动件(9)以销钉连接。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电动机带动中心轴旋转,中心轴通过键和主动件连接并带动主动件旋转;丝锥通过丝锥套固定在从动件上,并由从动件带动旋转进行攻螺纹;主动件和从动件则通过正梯形齿进行连接并传递动力,当主动件传递给从动件的扭矩达到丝锥的极限扭矩时,从动件上的正梯形齿的斜面对主动件的反作用力克服弹簧力使主动件向上移动从而出现打滑,动力得不到传递,从而保护丝锥不被扭断。攻螺纹结束后,电动机反方向旋转带动丝锥反方向旋转退出丝锥。对于不同的丝锥,其极限扭矩各不相同,可通过调节弹簧上盖来调节弹簧的压缩余量,对主动件传递给从动件的最大扭矩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丝锥保护装置的通用性。
本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当丝锥遇到较大阻力停止前进时,齿状嵌合的主动件和从动件迅速分开,停止了主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力矩传递,丝锥也不再受力矩作用,避免发生扭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丝锥防扭断装置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丝锥防扭断装置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丝锥防扭断装置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丝锥防扭断装置从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锥防扭断装置,包括:中心轴2、主动件5、从动件9、弹簧4、弹簧上盖3、丝锥内套10、丝锥外套8。
弹簧上盖3、弹簧4、主动件5、从动件9依次套在中心轴2上。从动件9位于中心轴2最底部,其上固定有丝锥内套10和丝锥外套8,丝锥12通过丝锥内套10和丝锥外套8固定在从动件9上。弹簧4两端接触弹簧上盖3和主动件5,弹簧上盖3位置可调,用以调节弹簧4的压缩余量。中心轴2与主动件5接触部位凸出有键6(如图2),主动件对应部位有键槽1(如图3),这样,主动件5可以在中心轴2上轴向滑动但不能相对中心轴转动。主动件5的下端面和从动件9的上端面各有3个正梯形齿13(如图3及图4),形成齿状嵌合。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电动机带动中心轴2旋转,中心轴2通过键6和主动件5连接并带动主动件5旋转;丝锥12通过丝锥内套10和丝锥外套8固定在从动件9上,并由从动件9带动旋转进行攻螺纹;主动件5和从动件9则通过正梯形齿13进行连接并传递动力,当主动件5传递给从动件9的扭矩达到丝锥12的极限扭矩时,从动件9上的正梯形齿13的斜面对主动件5的反作用力克服弹簧力使主动件5向上移动从而出现打滑,动力得不到传递,从而保护丝锥12不被扭断。攻螺纹结束后,电动机反方向旋转带动丝锥反方向旋转退出丝锥。对于不同的丝锥,其极限扭矩各不相同,可通过调节弹簧上盖3来调节弹簧4的压缩余量,对主动件5传递给从动件9的最大扭矩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丝锥保护装置的通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荣,未经李庆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