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剂混合振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586.3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君;邓腾彬;王勇;宁宁;黄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剂 混合 振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混合振荡装置,通过控制振动马达振动来实现试剂的均匀混合。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和检验检疫机构经常需要对各种试剂进行混合。目前,普遍使用的试剂混合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主要是采用手动的方式,通过玻璃棒或试剂容器的搅拌抖动来实现。采用人工手动混合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当需要混合的试剂较多时,对于操作者来说就造成了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对试剂的混合不均匀,并且不能一次实现多种试剂的混合振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代替人工对试剂进行混合的振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剂混合振荡装置,包括试剂容器、承载试剂容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振动马达,所述的支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上层支架上呈直线沿纵向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置试剂容器的振荡通道以及容置振动马达的马达容置腔,下层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振动马达的马达支撑柱,所述的振荡通道、马达容置腔和马达支撑柱同轴线。
所述的振动马达为直流纽扣式马达。所述的振荡通道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的支架包括可拆卸的插接在一起的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振荡通道和马达容置腔设置在上层支架上,所述马达支撑柱设置在下层支架上。所述的上层支架由相互平行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以及连接上下面板的肋板构成,所述振荡通道设置在上面板上,所述马达容置腔设置在下面板上。所述的振荡通道顶部设置有环形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架上的振荡通道、马达容置腔和马达支撑柱同轴线,当试剂容器置入振荡通道后,振动马达与试剂容器底端接触,可驱动试剂容器进行振荡,当放置多个试剂容器后,就可一次实现多种试剂的混合振荡,相较人工手动混合,省去了操作者重复劳动,实现了试剂混合的自动化,同时使试剂混合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除试剂容器后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试剂混合振荡装置,包括试剂容器1、承载试剂容器1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振动马达3,所述的支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上层支架5和下层支架6,上层支架5上呈直线沿纵向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置试剂容器1的振荡通道10以及容置振动马达3的马达容置腔4,下层支架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振动马达3的马达支撑柱2,所述的振荡通道10、马达容置腔4和马达支撑柱2同轴线。所述的振动马达3为直流纽扣式马达,所述的振荡通道10和振动马达3分别有两组或两组以上。从而,当试剂容器1放置在振荡通道10中时,振荡马达3顶端与试剂容器1底端面相接触,马达支撑柱2为振动马达3提供支撑,进而为试剂容器1提供支撑,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小整个支架的振动幅度,振动效果主要集中在容器上,给振动马达3通电就可以驱动试剂容器1进行振荡,当放置多个试剂容器1后,本实用新型就可同时实现多种试剂的混合振荡,相较人工手动混合,省去了操作者重复劳动,实现了试剂混合的自动化,同时使试剂混合更均匀,提高了振荡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层支架5由相互平行的上面板7和下面板8以及连接上下面板的肋板9构成,其材质均为塑料质地,振荡通道10和马达容置腔4分别设置在上面板7和下面板8上,这种结构使得本装置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振荡通道10顶端设置有环形凸缘11,便于固定其中的试剂容器1。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可先将振动马达3的电源线布置好,再将振动马达3安放在下层支架6的马达支撑柱2上,然后再将上层支架5与振动马达3对好并与下层支架6拼合起来,上好螺丝就完成安装。使用时,将需要混合的试剂加入到试剂容器1中,再将试剂容器1放置在振荡通道10中,接通振动马达3的电源就开始自动混合,混合均匀后断开电源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远程视频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音频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