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糖果包装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4445.1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月萍 |
主分类号: | B65D85/60 | 分类号: | B65D85/60;B65D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292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果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载糖果的糖果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糖果包装盒结构单一,不够方便卫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卫生方便的糖果包装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糖果包装盒,其由相互铰接的、可扣合在一起形成球形的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构成,所述的左半球壳的边沿铰接有糖果架。
所述的糖果架的外铡边设有扳柄。
所述的糖果架的底部设有定位凸块,所述的左半球壳的外侧设有当糖果架向外转动到位时可供定位凸块卡入的定位凹位,所述的右半球壳的外侧在定位凹位的相对位置设有可卡住糖果架的定位缺槽。
所述的左半球壳的外周上设有一圈凸条,所述的右半球壳的内周上设有当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相扣合时可供凸条扣入的凹槽。
所述的右半球壳的右内侧设有两个支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糖果架上可以放置糖果。包装时糖果架沿铰接处向内转动,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扣合在一起,糖果就置于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形成的球形空间内。使用时,将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分开,糖果架沿铰接处向外转动,当转动到180°时,再将右半球壳与左半球壳合上,糖果架就能牢固地固定在合上的球外面,糖果架上的糖果即可方便地食用,如果一次未能食完糖果,又想保存下次再食用,可将球壳分开,糖果架沿铰接处向内转动,再将右半球壳合上保存糖果。扳柄便于将糖果架沿铰接处向内或向外转动,轻便省力。凸条和凹槽使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扣合比较紧密,不会自动打开。支片主要用于承托糖果架上的糖果,防止糖果粘到右半球壳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糖果包装,其结构新颖,糖果取出食用与保存都可避免手接触糖果,方便卫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糖果包装盒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2是糖果包装盒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3是糖果包装盒使用的透视图;
图4是糖果包装盒使用的立体图;
图5是图2的后视图;
图6是图2的仰视图;
图7是图2的右视图;
图8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糖果包装盒,其由相互铰接的、可扣合在一起形成球形的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构成,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可分别由无毐塑料制成。所述的左半球壳1的边沿铰接有糖果架3,糖果架3上可以放置糖果8。包装时糖果架3沿铰接处向内转动,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扣合在一起,糖果8就置于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形成的球形空间内。使用时,将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分开,糖果架3沿铰接处向外转动,糖果架3上的糖果8即可方便地食用。如果一次未能食完糖果,又想保存下次再食用,糖果架3沿铰接处向内转动,再将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合上保存糖果。
所述的糖果架3的外铡边设有扳柄4,扳柄4便于将糖果架3沿铰接处向内或向外转动,轻便省力。
所述的糖果架3的底部设有定位凸块9,所述的左半球壳1的在糖果架3铰接处的外侧设有设有当糖果架3向外转动到位时可供定位凸块9卡入的定位凹位10,所述的右半球壳2的外侧在定位凹位10的相对位置设有可卡住糖果架3的定位缺槽11。使用时,将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分开,糖果架3沿铰接处向外转动,当转动到180°时,定位凸块9卡入的定位凹位10中,再将右半球壳2与左半球壳1合上,右半球壳2上的定位缺槽11可卡住糖果架3的另一侧,这样糖果架3就能牢固地固定在合上的球外面,糖果架上的糖果即可方便地食用。
所述的左半球壳1的外周上设有一圈凸条5,所述的右半球壳2的内周上设有当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相扣合时可供凸条5扣入的凹槽6,左半球壳1和右半球壳2扣合就比较紧密,不会自动打开。
所述的右半球壳2的右内侧设有两个支片7,支片7主要用于承托糖果架3上的糖果,防止糖果8粘到右半球壳2的内壁上。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月萍,未经叶月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4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绞线机用吹气式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压平衡的清洗机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