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监测糖尿病足的电子秤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3807.5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28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梓鸿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G19/5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 伟 |
地址: | 528421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糖尿病足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秤,尤其是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糖尿病人两足的温度及其差值,然后通过固化有专用软件程序的微处理器处理检测数据,并将结果显示出来的电子秤。
背景技术
糖尿病患者一般有四种特异性慢性并发症,即眼病、肾病、足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其中最常见而又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血管障碍(以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为主)、感染等原因,单独或组合引起的糖尿病特有的足部病变。有5%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在非外伤患者截肢中,57%以上是糖尿病引起的,如不截肢发展下去,足部感染会通过血液传到全身,引起败血症,最后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一旦有足溃疡,其治疗花费很大,往往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有微血管病变,也有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主要侵犯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和腘动脉等,生成斑块,进而引起阻塞。微小动脉病变主要是微动脉的栓塞、创伤、感染或痉挛引起的微动脉血栓,影响下肢和足部血液供应,表现为经常小腿抽筋、足部苍白、皮肤温度低,也可能是一只脚热,另一只脚冷。2007年1月出版的《糖尿病护理》杂志上,介绍了美国医师发表的文章:在标准的糖尿病足治疗基础上,增加每天检测病人足部温度,可以明显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研究者每天使用红外线温度计检测糖尿病人足底体温,如果测量发现一只脚的体温比另一只脚高出2℃,立即要求病人减少活动并服用一定量的消炎药。试验发现,常规监护的一组病人中9人发生炎症,其中2人导致感染最后只能截肢,而观察足底体温的一组中只有1人发生炎症,由于治疗早,很快痊愈。
经检索获得中国专利CN1243221C,于2006年2月22日公开“控制糖尿病人饮食和营养的糖尿病营养秤”,其中未涉及采用温度计测量病人体温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在秤量体重的同时可以检测糖尿病人两足的温度及其差值,然后通过固化有专用软件程序的微处理器处理检测数据,并将结果和相关提示显示出来的电子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可监测糖尿病足的电子秤,包括秤体、电源、控制电路、应变传感器和显示器,电源与控制电路及其微处理器、应变传感器和显示器电连接,应变传感器将秤体承重的力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的微处理器处理后输出到显示器,所述秤体上设有至少两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的微处理器固化有专用软件程序,各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经过处理后将信号输出到显示器显示监测结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秤体包括壳体,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都设在壳体上,电源、控制电路和应变传感器设在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路包含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模拟/数字转换器和微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还配有存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热敏电阻或红外线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器是液晶显示器或LED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电子秤上增设温度测量装置,在秤量体重的基础上,可以同时检测糖尿病人两足的温度及其差值,然后通过固化有专用软件程序的微处理器处理检测数据,并将结果显示出来,还能给予相关提示,方便糖尿病人每天测量足底体温,有利于病人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和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增加安装其它软件和USB接口,对正常人或其他病人的足底体温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结合体重以及存储的相关信息,或者通过USB接口传输数据到电脑终端设备,实现对正常人或其他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提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是:1、壳体;2、应变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控制器;5、电源;6、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梓鸿,未经李梓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3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