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3293.3 | 申请日: | 200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3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创群石英晶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9/10 | 分类号: | H03H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英 晶体 谐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谐振器,尤其是指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主要靠劳动密集型生产,其效率低、利润微薄和生产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其尺寸较大,主要用于儿童玩具、游戏机、电视机等低精度电子产品上。而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卫星通讯设备等高精度电子产品上的一些要求占用空间小的可表面贴装的晶体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陶瓷基座的生产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手中。公知的贴装石英晶体谐振器,其陶瓷基座采用叠层、共烧的技术,具有结构复杂缺点,而且由于陶瓷与金属浆料的烧成收缩率不一致会造成底层板翘曲变形的问题,使得陶瓷基座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产量也受到技术、设备各方面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抗冲击性强,生产加工工艺简单的石英晶体谐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该谐振器由陶瓷底层板、陶瓷盖、晶片构成,陶瓷底层板板面和底面的两侧设有对应的内部印刷端子和外部印刷端子通过导通孔中的金属线电连接,所述晶片通过导电胶粘合在内部印刷端子上;陶瓷盖设有晶片的凹槽,陶瓷盖和陶瓷底层板通过低溶玻璃密封层密封连接。
上述的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所述陶瓷底层板的板厚不小于0.6mm,以保证晶片进行稳定的振荡,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施加到晶片上的外部冲击来保护晶片。
上述的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所述内部印刷端子的厚度不小于50μm,保证使晶片起到有效的振荡。
上述的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所述内部印刷端子和外部印刷端子均为金属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采用平面陶瓷底板层简化了结构,在导通孔中注入金属形成金属线,内部印刷端子和外部印刷端子通过印刷设置在陶瓷底板层上通过金属线电导通,无需考虑由于共烧时的陶瓷与金属浆料的烧成收缩率不一致而造成底层板翘曲变形的问题,所以只要印刷厚度得到保证,在烧结时可以忽略陶瓷与金属热膨胀系数不一致而造成的晶体振荡器陶瓷封装的总体上的弯曲变形。一体化固石英晶片和电极并连接的紧凑结构实现体积小和保证了操作质量,同时简化了生产工艺并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能够实现自动化表面贴装的技术效果,特别适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占用空间小的高精度电器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陶瓷底层板,11、11′为内部印刷端子,12、12′为外部印刷端子,13、13′为导通孔,14、14′为金属线,2为陶瓷盖,21为凹槽,3为晶片,4为低溶玻璃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该谐振器由陶瓷底层板1、陶瓷盖2、晶片3构成,陶瓷底层板1板面和底面的两侧设有对应的内部印刷端子11、11′和外部印刷端子12、12′通过导通孔13、13′中的金属线14、14′电连接,晶片3通过导电胶粘合在内部印刷端子11、11′上;陶瓷盖2设有晶片3的凹槽21,陶瓷盖2和陶瓷底层板1通过低溶玻璃密封层4密封连接。底层板1板厚为0.6mm;内部印刷端子11、11′厚度为50μm;内部印刷端子11、11′和外部印刷端子12、12′均为金属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创群石英晶体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创群石英晶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3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