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3261.3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泰腾灯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1/0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撑杆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的固定连接通常是通过设置于支撑杆上的通孔、设置于灯具后盖上的两安装孔、固定螺杆及螺母来实现的,由于采用的螺母是常规的螺母,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的固定是单纯通过螺杆与螺母施加于支撑杆及后盖上的夹持力来实现的,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螺杆与螺母施加于支撑杆及后盖上的夹持力会逐渐降低,使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产生松动现象,从而影响灯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连接效果好,可防止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产生松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的连接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支撑杆上的通孔、设置于灯具后盖上的两安装孔、固定螺杆及螺母,所述支撑杆安装在设置于灯具后盖上的容置空间内,两安装孔分别设置于容置空间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一侧设置有一锥形体,该锥形体的一端可插入支撑杆上的通孔内,且锥形体的最大部分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内径,锥形体内轴向设置有与螺母的螺孔连通的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其中螺母的外形呈方形,灯具后盖上的一安装孔为与螺母外形匹配的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支撑杆与后盖的固定连接是通过螺杆与螺母施加于支撑杆及后盖上的夹持力及锥形体楔入支撑杆上的通孔内时锥形体与通孔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因此其连接效果更好,可防止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产生松动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杆与后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的连接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支撑杆1上的通孔11、设置于灯具后盖2上的两安装孔21、22、固定螺杆3及螺母4,其中支撑杆1的一端安装在设置于灯具后盖2上的容置空间23内,两安装孔21、22分别设置于容置空间23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在螺母4的一侧设置有一锥形体41,该锥形体41的一端可插入支撑杆1上的通孔11内,且锥形体41的最大部分的尺寸大于通孔11的内径,锥形体41内轴向设置有与螺母4的螺孔连通的孔42。
如图所示,螺母4的外形可采用方形,灯具后盖2上的一安装孔21为与螺母外形匹配的方形孔,在装配时方形螺母卡入方形孔内,以防止螺杆在紧固过程中螺母随之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首先将支撑杆的一端置于后盖上的容置空间内,再将螺杆依次穿过后盖上的一安装孔、支撑杆上的通孔及后盖上的另一方形安装孔后与螺母对接,然后紧固螺杆,使螺母上的锥形体楔入通孔内,通过螺杆与螺母施加于支撑杆及后盖上的夹持力及锥形体楔入支撑杆上的通孔内时锥形体与通孔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的固定。这种连接结构具有连接效果更好、可防止灯具支撑杆与灯具后盖之间产生松动现象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泰腾灯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泰腾灯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3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