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倒车雷达及倒车探测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3090.4 | 申请日: | 200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留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优创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B60R11/00;B60R16/02;G08C17/02;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玺建 |
| 地址: | 51070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倒车 雷达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探测装置,特别是一种才采用红外线传递信号的倒车雷达,以及采用该倒车雷达的红外线倒车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在倒车时,驾驶员通常利用后视镜来观察车后的情况,但是,后视镜的观察角度毕竟有限,存在一定的死角,不能观察到车后的全部情况。目前,现有的交通工具上大多安装有倒车雷达等测距装置,利用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测量倒车时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方便驾驶员控制倒车操作。但是,现有的倒车探测系统,其车尾的倒车雷达与驾驶室内的警示单元(如显示器或报警器等)之间通常采用315MHz、433MHz、868MHz等频段的无线电波进行通讯。当安装有相同无线倒车雷达的两辆及两辆以上的汽车在同一地方同时倒车的时候,其数据传输就可能产生相互干扰,从而引起误报。为了降低干扰的几率,通常会采用较为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如果改用有线的通讯方式,就需要在倒车雷达和警示单元之间(即车厢内)布置一条传输线,容易损坏车体,而且布线工作也很繁琐。
例如,于2005年7月20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640724A,公开了一种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其倒车雷达与车内的无线接收器之间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进行通讯。另外,于2008年1月2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1097260A,公开了一种倒车雷达,采用了无线USB通讯的形式传输数据信号。以上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均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前面所述的信号干扰和误报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红外线传输方式的倒车雷达,以及采用该倒车雷达的倒车探测系统,可以有效地限制数据传输在车厢内,不会影响周围的车辆,也不会受到周围车辆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防止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线倒车雷达,包括探测单元、控制单元和红外线发射器,所述探测单元与控制单元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探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控制单元处理后,由红外线发射器定向发出。
上述控制单元内设有信号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由探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并控制探测单元向外发射无线探测信号。所述探测单元为若干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汽车的尾部。
基于上述红外线倒车雷达,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倒车探测系统,包括探测单元、控制单元、警示单元、以及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探测单元与控制单元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设置于警示单元内,所述探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控制单元处理后,由红外线发射器定向发射至警示单元的红外线接收器。
上述红外线发射器安装于汽车的车厢内,并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有至少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并各自独立地安装于汽车的车厢顶部。
上述警示单元安装于汽车的驾驶室内,其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定向设置。
上述控制单元内设有信号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由探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并控制探测单元向外发射无线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由汽车尾部的倒车灯引入电源线。所述探测单元为若干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汽车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利用红外线的定向传输特性,在倒车雷达与车内的警示单元之间安装一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使数据信号在车厢内沿指定方向传输,从而避免了与周围车辆的倒车雷达发生信号干扰和误报现象。(2)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线倒车雷达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倒车雷达的红外线发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倒车雷达的红外线接收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倒车探测系统的接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3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智能温控装置
- 下一篇:便样采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