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臭防蚊虫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2992.6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董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胜强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臭防 蚊虫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臭防蚊虫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为了防止室内下水道中的臭味逸出,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钟罩地漏U形存水弯进行水封和扣碗式封盖,上述解决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很容易被杂物堵塞在存水弯,而地漏存水弯埋于地面之下,存水弯一旦被堵塞,清理疏通工作十分困难;(2)水封不够5厘米的国家标准,极易干枯而导致防臭失效;(3)排水慢,现有地漏的结构缺陷导致出水口水流对冲,大大减缓了排水;(4)不能有效防止返水,在外界水压高时(如下暴雨时),外面的污水返涌到室内,常见于楼层较低房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臭防蚊虫防返水地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臭防蚊虫地漏,包括地漏主体,地漏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地漏面盖,所述地漏主体由与地漏面盖相通的内管体以及存水桶插接而成,内管体管壁向外延伸有挡水套管,内管体插入存水桶中部,其下端留有过水间隙,存水桶上端与内管体管壁向外延伸壁间有出水口,存水桶上套装有可封闭内管体与存水桶之间缝隙的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存水桶的管壁上设置有定位凸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管体与存水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先将地漏主体固定在地漏面盖的下端,再安装在下水管道口中,来自室内的生活污水进入地漏主体,由于内管体以及存水桶之间的采用沉头式悬挂方法连接,从而形成5厘米的存水,污水在水的液体压力及虹吸现象作用下通过内管体与存水桶之间缝隙并顶开密封圈排出,由于内管体管壁向外延伸有挡水套管,从而有效防止了污水向外四溅,另外,当污水不再流动的时候,密封圈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闭内管体与存水桶之间缝隙,从而有效防止下水管道中的异昧气体、蚊虫及返水进入室内,达到卫生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隔臭防蚊虫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地漏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地漏面盖2,所述地漏主体1由与地漏面盖2相通的内管体3以及存水桶4插接而成,内管体3管壁向外延伸有挡水套管31,内管体3插入封水桶4中部,其下端留有过水间隙,存水桶4上端与内管体3管壁向外延伸壁间有出水口,存水桶4上套装有可封闭内管体3与存水桶4之间缝隙的密封圈5。
本产品在存水桶4的管壁上设置有定位凸筋41,而且所述管体3与封水管件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该设计使得管体3与存水桶4之间安装更为稳定,当然,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粘合式、卡接式等,总之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使用时,先将地漏主体1固定在地漏面盖2的下端,再安装在下水管道口中,来自室内的生活污水进入地漏主体1,由于内管体3以及存水桶4之间的采用沉头式悬挂方法连接,从而形成5厘米的存水,污水在水的液体压力及虹吸现象作用下通过内管体3与存水桶4之间缝隙并顶开密封圈5排出,由于内管体3管壁向外延伸有挡水套管31,从而有效防止了污水向外四溅,另外,当污水不再流动的时候,密封圈5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闭内管体3与存水桶4之间缝隙,从而有效防止下水管道中的异昧气体、蚊虫及返水进入室内,达到卫生环保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胜强,未经董胜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