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2959.3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9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姚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宏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3D14/84;F24C3/08;F24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4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火器,具体是一种家用燃气灶上的分火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出现有各种各样的燃烧炉,其大部分的燃烧炉包括设置于外围的炉座、设置于炉座内部的气化帽、设置于炉座底部的燃气管、设置于燃气管的出气端上的喷嘴以及设置于气化帽上部的分火器,该喷嘴置于气化帽内部。所述的分火器包括设置中心的中心环、设置于中心环外围的内环以及设置于内环外面的外环。因内外环之间形成有复数个斜面孔,使得其产生的火力为斜面燃烧,导致热效率低。由于分火器的总体外径偏小,使得其燃烧时氧气提供不充分、一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又由于结构复杂、零部件过多,使得成本高。另外,由于分火器与炉头之间需要螺母固定,导致消耗原材料过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燃烧充分、成本低以及原材料消耗低的分火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分火器,其包括设置于中心位置处的中心环、设置于中心环外围的内环以及设置于内环外面的外环,内环的内边缘上开设有复数个旋转齿形孔,而外环的内边缘上设置有旋转条形孔,内环外边缘与外环上的旋转条形孔相互齿合;内环内部边缘与加热体直接接触;内环上还可以直接单独盖上炉头。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外环的直径参数介于125毫米至138毫米,其最佳参数为13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内环内部边缘与加热体直接接触,使得其可以达到热效率高。又因内环上还可以直接单独盖上炉头,使得其可以达到成本低;所述的外环的直径138毫米,使得可以增加内外环的距离,从而达到燃烧充分以及排放量小;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原材料消耗低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火器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火器的侧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下面结合具体一种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一种分火器,其包括设置于中心位置处的中心环1、设置于中心环1外围的内环2以及设置于内环2外面的外环3,内环2的内边缘上开设有复数个旋转齿形孔21,而外环3的内边缘上设置有旋转条形孔32,内环2外边缘与外环3上的旋转条形孔32相互齿合;内环2内部边缘与加热体直接接触;内环2上还可以直接单独盖上炉头。
所述外环3的直径参数介于125毫米至138毫米,其最佳参数为138毫米。
安装时,所述的内环2安装于外环3的内部,所述的内环2的内边缘上的复数个旋转齿形孔21位于分火器的内部,而内环2的外边缘与外环3的内边缘上的旋转条形孔32相互吻合,形成环状的出气孔圈。燃烧时,所述的燃料气体分别从旋转齿形孔21和出气孔圈内喷出,使得其成汽体状的,有利于与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
综上所述,因内环2内部边缘与加热体直接接触,使得其可以达到热效率高。又因内环2上还可以直接单独盖上炉头,使得其可以达到成本低;所述的外环3的直径138毫米,使得可以增加内外环的距离,从而达到燃烧充分以及排放量小;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原材料消耗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宏,未经赵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压电点火器
- 下一篇:锅炉旋转风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