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2845.9 | 申请日: | 2008-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好特耐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水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特别是电热水器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器在技术上不够完善,因此存在一定的用电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威胁;同时,由于技术的不足,现阶段的电热水器耗电量大,但达到的换热效果却并不理想,已不能满足节能、高效的社会发展新要求。热水器的换热装置是热水器的关键部位和技术要点,其技术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对热水器在使用中所取得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销售使用的热水器其换热装置中的电发热体直接与水接触,长时间在水中浸泡,通电的发热体其绝缘处理需经受重大考验,众所周知,水是导电介质,一旦发热体的绝缘处理遭到破坏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发热体的电直接传到流经的水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并且,由于换热装置设计不合理,要使水的温度升得更高,通过采用大功率的电热丝,以高耗电转化更大热能使水升温,由此,消耗了大量能源。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热水器的换热装置存在高耗能、安全性低、效果差等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安全性高的热水器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配合的板体I、板体II,所述板体I、板体II的边沿处设置有若干装配孔,两板体配合时,可以通过所述装配孔用螺栓锁紧,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以紧固,所述板体I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板体II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板体I、所述板体II的配合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凹槽,所述板体I、所述板体II相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热水道,所述换热水道截面呈状,所述板体I、所述板体II的背面在相邻的所述导水凹槽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槽,所述发热片插槽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所述板体I和/或所述板体II的端部设置有温度探测孔,所述温度探测孔设置有温度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换热水道内的水温;所述板体I、所述板体II为铝质材料,铝材料导热性能好,使发热体所发出的热量可以最大程度地用于对水的加热。当然,所述板体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相互配合的板体I、板体II的配合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凹槽,在两板体相互交错进行间隙配合时,所产生的间隙形成迂回曲折的换热水道,所述换热水道截面呈状,使得水与板体的接触面更大,板体I、板体II的背面在相邻的导水凹槽之间设置有发热片插槽,发热片插槽内配合有陶瓷发热片,由陶瓷发热片发出热量通过板体对换热水道内的水进行立体化的反复加热,所取得的加热效果良好,由此使电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若使水升到同等温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耗电量更少,有效达到节能目的;陶瓷发热片的绝缘性能良好,并且导热效率极佳,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发热片并不与水直接接触,而是镶嵌在板体I、板体II的背面在相邻的导水凹槽之间,实现水电分离,陶瓷发热片发出的热量通过板体进行全面的热传递,对水进行加热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板体II的配合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好特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好特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