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2164.2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邬威尧;廖国雄;区永标;魏献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3 | 分类号: | A61J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彥孚;吴伟文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大蜜丸内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中药大蜜丸是利用大蜜丸外层的蜡壳保证大蜜丸与空气隔绝,所以蜡壳的完整,对大蜜丸的存放期限(约3年)至关重要。为保证大蜜丸蜡壳的完整,大蜜丸的早期包装在没有设置内盒的情况下,是将大蜜丸放置在纸盒内,直接在周围放一些碎纸条作为缓冲,以减少在存储和运输中大蜜丸蜡壳的破损,但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大蜜丸的外包装盒内增加了一塑料成型的内包装盒,该塑料内包装盒为设有多个与大蜜丸外形相适应凹部的敞口盒,使用时直接将大蜜丸放置在各内包装盒的各凹部内,再装入外包装纸盒内进行存储和运输,这种结构虽然可部分减少大蜜丸蜡壳的破损,但仍然存在较高的破损率,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天气寒还有约5~10%的破损率,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亟需开发一种可有效减少在大蜜丸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破损率的内包装盒,以减少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有效减少蜡壳破损的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包括底盒,底盒设有多个可容纳大蜜丸的凹部,其中,所述的底盒上表面敞口部还设有一层密封膜。
上述的一种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中,所述的底盒以设置前后对称的两排凹部为佳,每排的凹部以五个为佳。
上述的一种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中,所述的各凹部的相邻部位上部连通,这种结构方便自动包装时大蜜丸的自动滚动入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底盒上表面敞口部设置一层密封膜,可以将大蜜丸限定在凹部内,有效地避免在运输存储和运输中大蜜丸蜡壳的破损,大蜜丸蜡壳的实际破损率降低至1‰以下,效果非常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底盒1、凹部2、密封膜3。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大蜜丸内包装盒,包括塑料底盒1,底盒1设有十个可容纳大蜜丸的凹部2,十个凹部2按前后对称的两排设置,每排为五个,各凹部2的相邻部位上部连通,以方便自动包装时大蜜丸的自动滚动入位,在底盒1上表面敞口部还热合有一层塑料密封膜3。
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是在自动包装线上完成的,先成型塑料底盒1,然后将大蜜丸4放入,最后将塑料密封膜3热合在底盒1上表面,放入外包装纸盒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缩潮湿废物的具有改进排液格栅的机器
- 下一篇:程序跑飞检测方法及其设备